您的位置:首页>育儿宝典>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2011年08月17日 12:03阅读次数:719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式教学没有跳出中国几千年的书本教育的樊篱。幼儿只是被动的、机械的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其主体性完全的被忽略。并且,这个时期的幼稚园的办学目标,多以为入小学作准备为宗旨,特别设立习字、习算的科目。这些,对幼儿园教学在近、现代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全面学习苏联的幼儿园教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幼儿教育底子薄,缺乏经验,学习苏联先进的教育经验已成为必需。1952年在苏联学前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制定、颁布与实施了《幼儿园暂行规程》、《幼儿园暂行教育大纲》,幼儿教育进入了建设与稳步发展的阶段。在全面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过程中,由于价值的差异、观念的背离,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儿童中心主义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陈鹤勤的“活教育”理论进行了批判,全盘否定了20、30年代中国民主教育家们对学前教育中国化所作的努力。而建立了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分科形式的幼儿园教学。强调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强调教学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和系统的知识的传授。因此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还是在幼儿园教育理论研究中,都是以教师、教学、课堂为重点的。儿童的主体性再一次被淹没。可以说,从中国学前教育诞生起,这种重视教师权威地位,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幼儿主体性的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甚至到今天,这种思想的影响仍旧是很大的。

  2 对幼儿园教学现状的分析

  80年代以后,我国幼儿教育领域的改革蓬勃兴起,也颇见成效。2001年新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无疑对幼儿教学的发展和改革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人们的教育观、儿童观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儿童主体观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纳。但是,在当今的幼儿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由于对幼儿园教学含义的模糊认识,导致了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与幼教改革理论之间存在了不少偏差。这种偏差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在教学内容方面,当前的幼教改革倡导的是一种来源于生活,融于生活,回归生活的幼儿园教育,要求教育内容与幼儿生活密切联系。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却仍围绕着教学计划、教材内容来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教学与生活仍然是两条平行线。在教学形式方面,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中所倡导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因此也应该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形式。但在教学过程中,游戏仅在形式上被采用,只是教学的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