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故事绘本>书籍>《给孩子人生的先修班 》:谈“家境”

《给孩子人生的先修班 》:谈“家境”

2013年06月23日 18:05出处:互联网作者:ping64cs阅读次数:590
  在孩子们漫长的学习道路中,难以避免的是现实的问题。关于“家境”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无时无刻都被人提起。我们应该如何教导孩子面对这一切现实的问题呢?

  至于为我们服务的大白,虽然很大一辆很舒服,可是它已经是个十多岁的老爷车了。爸爸一直很想换,妈妈一直在挡着,因为大白还能开、还能用、还能跑,换新车要很大一笔钱,会减少家里的存款,我们家好像还没有到财务这么自由的程度。

  而你们很想去的纽约、洛杉矶、巴黎蒙马特,嘿,如果可以,爸爸妈妈比你们更想去日本和西班牙 long stay 呢!不然,无忧无虑地去法国酒乡窝半年,也不错。可是,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因为我们都得好好地认真工作、养家养小孩呀。所以,我觉得我们目前“小康”都谈不上,我们的家境叫“普通”比较适当。

  Nana 依然不同意大人说的这个答案,她觉得她过得很富裕。我也因此看到了成年人因为不容易满足,所带来的世故。

  九岁的孩子,像个参透的小哲学家,这么容易就满足于自己的家境是富裕的。十一岁的孩子,经过一番观察比较周遭同学的生活方式后,却把自己的家境下修成“小康”。

  过了四十岁的中年三明治父母,则不认定自己供养的家庭是“小康”,觉得还是选“普通”才恰当。

  其实我们都是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住同一所房子,吃一样的东西,往一样的旅途方向,却在心中激发出不一样的价值判断。

  可见孩子们的心地和眼睛,是比较澄澈、天真、有哲思的。所以他们可以那么容易就漫漾出,满足愉悦的笑容。

  我开始想要学习孩子的心思,勾一个更知足的答案。

  在孩子们漫长的学习道路中,难以避免的是现实的问题。关于“家境”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无时无刻都被人提起。我们应该如何教导孩子面对这一切现实的问题呢?

  孩子们的心地和眼睛,

  是比较澄澈、天真、有哲思的。

  所以他们可以那么容易就漫漾出,

  满足愉悦的笑容。

  我开始想要学习孩子的心思,

  勾一个更知足的答案。

  有一天,希腊哲学家赫培克里脱招待朋友到家里小聚,他把朋友引到他那间古旧平凡的厨房时说,进来吧,这里也有神祇。

  我在这甚简短的招呼里,捕捉到一种单纯生活的意象,教养生活或婚姻状态是否如炉火、橄榄般温暖扎实,果真不是以金钱和物质就可以衡量的。更多的感官满足,应该是来自理解过后的细微处赞叹。

  有时候我带着孩子们捡拾几朵飞落地上的鸡蛋花,凑近一闻香气仍然在,Nana 将它们带回家放在小水碗里,置于浴厕内洗手台旁,因此陈设出一个家境的安康。家境,其实不仅是物质面,也是既精神又形而上的。

  Milla 和 Nana 每学年开学初,都会带回一张“家庭状况调查表”,借由这张表的填写,来协助老师了解班上每个孩子的生活基本概况。

  表格里的问题设计与答案选项,多年来皆未曾改变,但是,针对这些问题,孩子们所自行圈选的答案,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演进,而年年有着不同的看法。

  通常我赋予孩子们完全的自由来填写这张表而不代劳,只会在他们圈选后、我签名前,浏览一下她们所画的答案,这些答案,或许可以帮我勾勒浮现出我的孩子们当下心中对“家”的感受与观察。

  低年级的时候,在父母的管教方式栏,Milla 总是圈选“妈妈是严厉型、爸爸则是民主型”的管教方式。确实,在孩子们正年幼时,我对她们纪律和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是非常贯彻到底的,不应该松的地方我绝不让孩子们松,因此,Milla 认为我是个严厉的母亲,这形象我并不意外。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