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儿童
因吃零食“身体不适”
近日,一项调查在网上流传甚广,即由非营利性机构“iearth—爱地球”发布的一项《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下简称《报告》)。
“iearth—爱地球”项目主任郭雪峰介绍说,问卷调查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沈阳、哈尔滨、大连、石家庄、苏州9个城市的39所小学开展,共发放问卷17700份,回收问卷13654份,回收率77%,其中有效问卷12000份。
在12000份有效问卷中,按年龄划分,6~9岁约3600人,约占总数的30%,10~12岁约8400人,约占总数的70%;按性别划分,男生约5040人,约占总数的42%,女生约6960人,约占总数的58%。
此外,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iearth收集了33个种类489个常见食品的配料表,并对其中所含的食品添加剂进行了汇总分析。
根据《报告》公布的调查内容,10%的儿童每天食用含添加剂零食3次以上,6%的儿童每天饮用饮料3瓶以上(不包括矿泉水和自制茶水)。
6%的儿童每天食用方便面,9%的儿童每天食用薯片,每天食用蜜饯和奶茶的儿童比例为10%,11%的儿童每天食用火腿肠和果冻,每天食用口香糖和饼干的儿童比例为15%,在夏天,每天食用冰淇淋的儿童更是高达26%。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除方便面外,其余8种零食至少有3%的儿童每天摄入频率保持在3次以上。1.5%的被调查儿童以每天3次以上的频率摄入方便面,这意味着,在本次调查当中,有180个孩子每天吃方便面超过3次。
此外,记者观察到,调查中,34%的被调查儿童表示曾因吃零食而身体不适,5%的儿童表示此类状况经常发生。对此,郭雪峰告诉记者,这部分调查的内容是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而三成的儿童因吃零食感到身体不适,也是自身的感受。“儿童产生身体不适的原因比较复杂,食品添加剂是可能引起儿童身体不适的原因之一。”
他介绍说,在七类儿童经常食用的含添加剂零食中,摄入频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冰冻食品(包括冰淇淋、冰棍等)、方便食品(包括方便面、饼干、火腿肠等)和糕点(包括蛋黄派、沙琪玛、铜锣烧等)。除此之外,膨化食品、蜜饯、糖果及腌渍食品也很受儿童青睐。
专家:“不含添加剂”应为竞争优势
既然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为什么还允许使用呢?对此,食品安全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解释说,食品添加剂不一定都是有害的,不能一概而论。
使用添加剂
为了提高食品功效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