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奶粉>乳业资讯>婴幼儿奶粉审核已经接近尾声 三成企业难以通过

婴幼儿奶粉审核已经接近尾声 三成企业难以通过

2014年05月29日 09:19阅读次数:17
标签:婴幼儿奶粉
最严奶粉新规出台以来,行业内都很关注自己是否可以通过审核。而本月月底的审核已经快要告一段落,三成企业恐怕无缘中国市场。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消息显示,截至5月5日晚,已发放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45家,未通过审核的企业有5家,已经申请延期和未提出申请的企业为28家。

  不过,商报记者昨日从黑龙江、山东等奶粉主产地的地方食药监局了解到,最近又有一批乳粉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山东在5月9日前已完成3家乳粉企业的发证,黑龙江则在5月22日集中向飞鹤乳业等7家乳企发放了生产许可证。

  至于重庆方面,商报记者了解到,尽管重庆有天友、奶牛梦工厂等乳业巨头,但由于目前尚未生产婴幼儿奶粉,因此不在此次整改范围。

  企业动作

  多家乳企斥巨资整改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奶类分析师宋亮告诉商报记者,奶粉生产工艺包括湿法工艺、干法工艺、干湿法复合工艺。湿法工艺是指用生鲜乳或全脂乳粉回溶形成液体,加入各种辅料,经干燥制成粉状婴幼儿配方乳粉;干法工艺指把所有原料都用干法进行混合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干湿法复合工艺是在我国乳制品、乳粉和婴幼儿乳粉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细则要求干湿法复合工艺在同一个厂区生产,对于采用干湿法复合工艺异地生产的,不再给予生产许可。”宋亮表示,雅培、多美滋等进口品牌在国内建有湿法干法不合一生产线,这条规定的出台意味着,这些企业也将和众多国内乳企一样面临整改。

  来自飞鹤乳业的消息显示,飞鹤旗下6家工厂全部通过新生产许可证审核,为通过此次审核,改造资金约为1亿元。商报记者还了解到,上海已有4家乳企拿到了生产许可证,总的整改费用达到1亿元。完达山乳业副总经理马军喜昨日则告诉商报记者,为达到新的要求,完达山的全盘整改耗资达2亿元,包括生产线和质量检测线的整改,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质量检测信息传递等软件系统。

  整改成效

  三成乳企或被淘汰

  “这可以说是史上最严格的审查机制,审核的过程是整个生产链条的审核。”多美滋中国区总经理包博睿告诉商报记者,审查的重点不仅是生产线,也包括下游的仓储等环节。“比如现在我们的仓库里面就有75个点,可以跟上海质监局的监控系统联网。工厂里面有92个点可以实时和政府监控系统联网,进行实时跟踪。”包博睿说。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