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育儿导航>1-3岁>幼儿健康>培养天才儿童不能只靠智商

培养天才儿童不能只靠智商

2014年04月08日 16:24阅读次数:87
在儿童教育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莫扎特。”不少教育专家都相信,每个孩子都拥有与生俱来的艺术天分和创造力。

 

  培养天赋勿忘情商教育

  “广东省家庭教育金牌讲师”吴自雄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家长们应细心观察孩子除了学习成绩之外的表现,特别是当父母在某一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时,孩子因为遗传、耳濡目染等原因,必定会受到影响。除了要做到寓教于乐,根据孩子自身特长因材施教之外,吴自雄特别强调,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即情商。

  他认为,李云龙的父亲只是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略了儿子情商的发展。他说:“情商包括三方面的素质,思辨能力、自控能力、自我平衡能力。只有将这3面做好了,孩子才更容易走上成功的道路。”

  另外,还有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学者指出,对于那些天赋异禀的孩子来说,更是需要特别提防出现情商、智商发展不同步、不协调的情况出现。几年前,英国一家电视台曾经播出过一部名为《天才儿童》的纪录片,片中的10名天才儿童尽管才智超群,但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敏感、孤独、自卑、好胜等问题,经常会因为追求完美而在心理上背负重荷,以致情绪失落。更重要的是,通常他们都很难融入同龄人的圈子,彼此存在严重隔阂,缺少一同玩耍的伙伴,导致社交能力贫乏与人际关系障碍。

  “所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孩子要成才,学习和训练是少不了的,并且必须坚持训练。但家长要分配一定的时间,让孩子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开阔视野。还要经常抽时间与孩子沟通,对所见所闻进行评价,引导孩子的价值判断。”温忠麟教授指出,李云龙承受能力差,可能是压力太大、或者期望过高所致,在教育孩子保持平常心,努力完成本分的同时,家长本人更需要补上情商这一课,尤其注意两点:一是避免过分“望子成龙”,切忌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而应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理想,并对此予以充分尊重;二是戒除“重结果、轻过程”的功利心,防止培养孩子一定要见到“成效”或者收到“回报”之类的心理。

  “特级教师”李启云则建言,家长在积极创造条件与机会、让孩子一展所长时,不妨多陪伴、表扬与鼓励,最好家长也能积极参与其中,增强亲子关系。因为无论是言谈举止、为人处事还是个人专长,父母的表现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父母在多个方面都应给孩子做好表率。

  “我们应该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有各自独特的天赋,你只是在某个方面比人强,在其他方面,很多人比你强。就算是自己的强项,一山还有一山高。天赋可以让人增强自信,但不能因此就产生优越感,甚至忘乎所以,而是应当心怀感恩。对于同学和同伴,无论能力高低,都应当平等对待、乐于助人。所以,让孩子学会平等意识,保持谦逊、平和、友善之心是很重要的。”温忠麟教授如是说。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