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脂肪:导致大肠癌的“元凶”
高动物脂肪饮食是导致大肠癌的高度危险因素。其原因可能包括:诸多致癌物质为脂溶性,即可溶解于脂肪中。因此,从饮食中摄入的动物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质的危险性就越大;高脂肪饮食可增加肠道内胆汁酸的分泌,后者对肠道黏膜有潜在的刺激和损害。如果长期处在这种刺激和损害中,可能诱发肿瘤细胞的产生,导致大肠癌。因此,要少吃或不吃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其中包括:油、肥肉、动物内脏、鱼子、鱿鱼、墨鱼、鸡蛋黄,以及棕榈油和椰子油等;植物油(包括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限制在每人每日20-30克左右(约合2-3汤匙);不吃或少吃油炸、油煎的食品;适量食用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金枪鱼等;在烹调过程中,避免将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油过度加热(包括烹调温度过高及加热时间过长)。
膳食纤维:预防大肠癌的生力军
所谓膳食纤维是指植物中那些不能被人体小肠中消化酶水解而直接进入大肠的成分。众多的证据表明,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能显著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其原因可能是膳食纤维有较强的吸水性,可增加粪便的体积,使粪便成形,利于排便。这样可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致癌物质与肠壁的接触,降低肠道中致癌物质的浓度,从而减少发生大肠癌的危险。
此外,有研究表明,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还可能减少动物性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肠癌发病的机会。因此,每日补充膳食纤维30克;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魔芋、大豆及其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藻类等;在维持主食量不变的前提下,用部分粗粮替代细粮。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作用不可小视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虽然,与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相比,它们的需要量较小,本身也不能产生热量,但它们在防病和治病方面发挥的作用却不可小视。
诸多的科学研究表明,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微量元素硒等在预防恶性肿瘤方面都有潜在的作用。因此,注意补充新鲜蔬菜和水果,用以补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适量食用核桃、花生、奶制品、瘦肉、海产品等,补充维生素E;注意摄取麦芽、鱼类、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如果因各种原因,难以保证上述食物的摄入,可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合剂。
很多肠道疾病能够直接导致大肠癌的出现,因此,及早进行防治能够使身体免受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对于腺瘤性的息肉,应该予以及时摘除,以免进一步发展;在预后阶段适当进行运动,保证排便的通畅。
运动预防大肠癌
经常运动的人,不但看起来更年轻,而且比较不容易得癌症,尤其是大肠癌。每天慢跑30分钟或做相等运动者,患大肠癌的机会要比一般少人30%。原因十分复杂,看如何去解释。有人说运动会增加免疫力,或者是经常运动的人比较重视养生之道。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