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奶粉牌子多,那么在厂商之间,在经销商之间,就会有竞争,就会有五花八门的促销方式。
常见的促销手段是打折,比如在广州本埠一头独大的生隆昌牌奶粉,怕其他牌子抢了地盘,常常降价:“每斤五毫,八折出售,大罐四毫,中罐一毫半,小罐一毫。”五毫就是毫洋5角,打过八折后,每斤奶粉只卖4角。从购买力角度看,当时毫洋1角相当于现在人民币四到五元,照此估算,这个生隆昌牌奶粉原价是每斤20多元,打完折之后每斤只卖20元以下。民国的“斤”有官称和老称之分,官称一斤是500克,老称一斤也在420克左右,即使按老称,一斤奶粉只卖20元,也比现在的奶粉便宜得多。但是我们得知道,民国的奶粉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喜欢往奶粉里面兑米粉和豆奶粉,就像现在的奶粉厂商喜欢往奶粉里兑三聚氰胺一样。
还有一种促销手段是赠送育婴手册,比如在上海、杭州和宁波一带卖得很火的爱兰汉百利牌奶粉做促销:凡购买这个牌子的奶粉两听以上的,都能获赠中英双文的《育儿宝鉴》一本。
现在国产奶粉流行积分制,买同一个牌子的奶粉越多,积分也就越多,消费者可以凭借这些积分换赠品。民国时某些牌子的国产奶粉也搞积分制,例如美女牌奶粉在《时事公报》上打出告示:“凡积存十二两美女牌代乳粉空听二只,或二磅半代乳粉空听一只者,可获赠券一枚,赠券积至十二枚者,连同发票、空听,送至所购之商号,即可掉换十二两美女牌代乳粉五听,概不取费。”
最后一种促销手段比较无耻,为国内奶粉厂商所专用,那就是打民族感情牌。那时候国产奶粉质量低劣,掺豆奶粉和米粉还是好的,有些厂商在奶源质量方面控制得不好,牛奶过期变质,他们就猛掺碱类的化学品,用来去除异味,所以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是很低的。一般洋奶粉到达中国后,都打出“到埠后亦不拆包”的广告,这是向消费者承诺这些奶粉全部是原产原装的外国奶粉,没有给中国的不良商人掺假掺毒的机会,可以放心购买。而中国的那些不良商人呢,则拼命利用国人的爱国情怀和仇恨列强的心理,要求消费者“爱用国货”。
消费者爱用国货,当然值得提倡,问题是,谁来保证国货爱他们的孩子呢?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