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奶粉>奶粉资讯>惯买贵不买对惯买贵不买对 盲目追捧致洋奶粉飘飘然

惯买贵不买对惯买贵不买对 盲目追捧致洋奶粉飘飘然

2012年05月07日 11:37阅读次数:33
继去年年底惠氏、美素等多个进口品牌奶粉提价后,雀巢、美赞臣等进口品牌奶粉也于近日再掀涨价潮,同时也印证了业界及不少消费者此前的预判。

   涨价难获认同

  “据我们内部测算,此次雀巢奶粉涨价平均幅度仅在5%左右,对于其他渠道的数据或信息,我们不作评价。”4月26日,雀巢公司集团事务部公关负责人李慧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涨价的主要原因还是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持续上涨。

  然而,对于包括雀巢在内进口奶粉涨价源自“成本压力”的说法,不少业内专家普遍表示难以认同。

  来自河北省乳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国际大包粉价格从2011年7、8月的3.9万元/吨回落至2.9万元/吨,而近期则基本稳定在3.05万—3.1万元/吨区间。因此,包括国内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等多位专家认为,目前洋奶粉并无原料涨价压力。

  同一款产品在中国的售价远高于其他国家已是现实。以某品牌洋奶粉为例,一公斤原装进口奶粉目前到岸价格仅为10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60多元,而市场零售价高达人民币二三百元。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分析认为,洋品牌奶粉的毛利率在60%左右,提高售价并非消化成本压力的唯一途径。“关税上调”成为近来部分奶粉价格上涨的又一理由,但国内奶粉业界及相关部门普遍认为这一借口同样站不住脚。“海关总署早在2月14日就发布了从3月1日起对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粉关税由5.8%恢复到10%的公告,但这对去年年底已经涨价一轮的国外乳企并不会带来新的负担,且公告仅针对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粉,一些非新西兰产奶粉以这项公告作为涨价借口显得过于牵强。”石家庄海关数据分析中心相关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关税上调对奶粉成本影响其实也很小,一罐新西兰原装奶粉的产地价是100元左右,进入国内市场之后的零售价在200元左右,关税从5.8%调至10%,也只是增加几元钱,对其利润空间的影响微乎其微。

  定价权主导

  “配方升级、包装更新换代等涨价理由其实都是洋奶粉的障眼法。”王丁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洋奶粉频频涨价,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因国产奶粉的信任危机导致洋奶粉市场地位的强势,它们已掌握了我国中高端奶粉的市场定价权。

  “导致洋奶粉涨价最直接的原因依然是供不应求。”品牌管理专家、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博士赵军教授认为,产品品牌的价格最终是由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决定的,而心理价位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程度。国产奶粉行业在遭遇质量信任危机后还缺乏更有效的形象重建,而对洋品牌,国内家长却普遍存在越贵越好、越贵越安全的盲目崇拜与消费心理误区,洋奶粉价格频涨,正是抓住了国内消费者这种盲目信赖的心理。

  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司(Euromoni-tor)统计,惠氏、美素等洋奶粉在我国奶粉市场份额约为40.1%,根据上市公司2010年财报,美赞臣毛利率62.3%,澳优54.8%,比国产奶粉至少高出10%。

  而另据中国国际乳制品交易会最新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洋奶粉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据60%-65%的份额,在我国高端奶粉市场所占份额已达90%以上,掌握了我国中高端奶粉市场的定价主导权。

  涨无度不能放任

  “洋奶粉频频涨价现象的出现,说明我国政府监管力度、监管技巧还有待提升。”营销专家李志起认为,发达国家对价格操纵行为的处罚非常严厉,对价格联盟及垄断市场行为的监管已实现常态化,但我国对价格操纵行为的监管尚缺乏更成熟灵活的应对机制。“国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部分洋品牌奶粉价格监管力度,防止其利用垄断市场的优势无限牟取自身利益。”李志起说。“提升国产奶粉的品质与形象是关键。”王丁棉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应从源头上下工夫,强化、落实相关制度,加大对国产奶粉质量的监管力度,及时公布检测信息,让制度发挥决定性作用,逐步化解国产奶粉信任危机。同时,政府还要对国内奶粉行业进行适当扶持和规范,以使其尽快走上复兴之路。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