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行为心理>性格心理>如何让孤独宝宝变合群

如何让孤独宝宝变合群

2013年07月18日 09:19出处:互联网作者:ping64cs阅读次数:364
标签:性格心理
有些宝宝比较独立,且性格孤僻,跟其他宝宝总是不合群。这种情况性格原因占很大比例,但是家长也可以设法让宝宝融合到集体去,不再孤单。

  3.环境因素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老师的作用尤其重要

  被老师重视、信任并交流多、支持多的孩子更自信,不容易出现社会退缩行为。而那些被老师忽视、冷漠的孩子,经常处于压抑、孤独中,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在集体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没有集体归属感,对老师、同伴及他人失去兴趣,社会交往行为就会变得退缩。

  小伙伴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一个有好朋友的孩子会在交往中学会与朋友交流,社会交往能力越来越强,朋友会越来越多,走到哪里都不会害怕。而一个没有朋友或者总是在同伴交往中受欺负的孩子则会越来越封闭和退缩。

  教养3策略孤独孩子变合群

  策略1:爸爸妈妈重视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

  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使孩子建立起与人交往时最初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孩子与你们之间安全的依恋关系能够为孩子的社会交往活动提供最安全、最强有力的支持。

  对于害羞、内向的孩子,多鼓励他,多支持他,允许他的探索行为,引导他与周围不同年龄人的接触、交往。如见到邻居家的奶奶、爷爷主动打招呼,看到邻居家的小姐姐在骑车,鼓励孩子也去试试。

  对孩子要尊重,关爱而不溺爱;多鼓励和表扬,但不过分夸耀。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孩子一起体验成长的快乐。对孩子提出具体的合理的要求,要积极满足并加强指导,帮助孩子实现目标,增强他的自信心。

  策略2:创设条件,支持、引导孩子与同伴交往

  婴儿期的孩子就已经会主动与其他孩子交流,他会盯着对方看、朝对方微笑并“咿咿呀呀”地说话,吸引对方注意。一岁左右,孩子就出现同伴交往行为,如微笑、打手势、彼此互相模仿对方的行为等。这些都是最初积极的同伴交往行为,对后来的社会交往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多带孩子走出家门,给孩子创造多与小朋友见面、交往的机会,扩大孩子的人际交往圈,增加孩子的社交经验。

  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小伙伴。经常带孩子出去和小朋友玩或者请小朋友来家里玩,引导孩子与人交往,使孩子体验到人际交往的乐趣,形成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

  适当教给孩子一些社交经验和技巧,帮助孩子有效解决同伴交往间的矛盾,帮助孩子学会和谐地与同伴相处。

  策略3:积极调整、改善幼儿园老师与孩子之间关系

  年龄越小的孩子,老师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如果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那就要注意观察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良性的、积极的。老师是否能敏感地注意到孩子的需要,经常与孩子交流,照顾好孩子。而孩子又是否喜欢他的老师和幼儿园。

  一旦发现孩子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幼儿园,就要积极的与老师沟通交流,使老师多注意孩子,鼓励孩子,并指导孩子的社会交往行为,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喜欢老师,越来越喜欢幼儿园,变得不再退缩了。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