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翻包行为还蕴含着这样一种情感转移:我无法控制妈妈是否在我身边,但我通过掌握妈妈生活中除我以外的那部分内容,完成对妈妈行踪的参与,最终达到控制妈妈行为(不离开自己)的目的。
如果用孩子翻包的心理动力去理解妈妈现在翻成年女儿的包的行为动机,那就是:妈妈内心如一个幼稚的孩子,需要通过翻看女儿的包来感受年轻人的生活,释放因女儿不在自己身边,不知道女儿在做什么而产生的焦虑,同时也因此获得对女儿行踪的控制感。
也就是说,妈妈这一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如孩子般无助的不恰当行为。我们看到了妈妈的无助,也看到了妈妈对于失去女儿的恐惧。
但是妈妈是不会这么理解自己的行为的,她为了让自己不看到被自己的行为所隐藏起来的焦虑、恐惧,她会把这一行为诠释为对女儿的关心和爱护。
妈妈怎么解释这一行为,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很重要。因为,人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都不会直接说出内心最恐惧的东西。
也就是说,并不是她因不想说而故意隐瞒,而是她的内心自我保护机制在自动工作,她自己都不会让自己知道。
但是,当我们作为成年人,洞悉了妈妈的动机之后,还会如此愤怒吗?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妈妈的控制令我们产生的无助感大大减弱,并且还因此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如何设置自己在冲突中的角色定位,是我们处理好“爱暴力”伤害的一个基础。
虽然父母并不会因为你的领悟和理解而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但你可以通过“角色调换”的方式来对待外强中干的“爱暴力”父母。这种行为,能够让自己那在爱暴力作用下缺失的自信、自尊获得部分的补偿。
我们告诉每一个父母,对待孩子要无条件地爱,但我们忽略了一点,我们对父母更加应该无条件地爱。而当这样的爱能够作用在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当中的时候,我们既不是一味地顺从、依赖父母给予的“爱暴力”伤害,也不是无助地对抗父母的控制。我们会因为看懂了父母的软弱,而给予他们真正的理解和接纳,并把自己以往接受“爱暴力”伤害的过程,诠释为爱父母、为父母奉献的无意识过程。
这样一来,我们虽然不能够带给父母真正的幸福、荣耀、轻松(“爱暴力”父母自己定义的好孩子标准),但我们可以因为我们的存在,而让他们在某种层面远离焦虑、恐惧、压力感受。
作为一个人来说,与寻找快乐相比,远离痛苦是更加迫切和必要的。当我们用这样的方法给自己的经历做了诠释之后,我们曾经对自己人生的痛苦解读便会就此远去。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