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智力发展>科学常识>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国外的培养方法介绍

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国外的培养方法介绍

2013年08月06日 14:35出处:互联网作者:suzy阅读次数:100
孩子的财商是可以从小培养的。特别在犹太人的教育中,孩子的财商教育更为重要,一起来看看海外是怎样培养孩子的财商的吧!

  日本管理自己的零用钱

  日本人讲究家庭教育,他们主张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主张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家长都鼓励孩子长大一点,就利用课余时间在外打工挣钱。

  在日本,很多家庭在给孩子买玩具时,都会告诉孩子,玩具只能买一个,如果想要另一个的话就要等到下个月。

  新加坡倡导储蓄

  “节俭和储蓄是美德”,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在新加坡大人孩子中始终牢固不变。从银行存款额看,新加坡全国中小学生1992年参加储蓄的百分比超过53%,平均每名学生大约有1144新元存款。新加坡的学生如此会存钱,在于社会与家庭、学校的合力引导。

  教育部、邮政储蓄和银行每年都开展全国性的校际储蓄运动。在这种环境下,许多孩子都成了储蓄迷,他们为了防止自己花钱大手大脚,连提款卡也不申请。

  犹太人让孩子延后享受

  犹太人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孩子延后享受的理念。所谓延后享受,就是指延期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追求自己未来更大的回报。这也是犹太人成功的最大秘诀。他们会告诉孩子:“如果你喜欢玩,就需要你去赚取所需要的自由时间,这需要良好的教育和学业成绩。然后你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赚到很多钱,等赚到钱以后,你可以玩更长的时间,玩更昂贵的玩具。如果你搞错了顺序,整个系统就不会正常工作,你就只能玩很短的时间,最后的结果是你拥有一些最终会坏掉的便宜玩具,然后你一辈子就得更努力地工作,没有玩具,没有快乐。”这是犹太人延后享受的最基本的例子。

  法国人教孩子学会花钱

  法国的克里夫妇两年前曾给他们的一对龙凤胎儿女各自设立了3000欧元的“独立账户”,时下儿子的账户上仅剩下1800欧元,而女儿的账户上却还有 2500欧元。克里夫妇并没有据此简单地批评儿子、表扬女儿,而是对他俩的消费情况作了具体的分析:儿子尽管在两次消费中有“超前”之嫌,但多数消费合情合理,他享受到了理应享受的生活乐趣;相反,女儿近来总是“勒紧腰带过日子”,连必需的学习用品也舍不得买,更不用说娱乐享受了,因而从总体来说她的生活质量远不如她的弟弟。

  夫妇俩对儿女作了针对性极强的指导,让两个孩子明白:要学会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这是克里夫妇正在进行的“家庭理财课程”。事实上,法国孩子的“家庭理财课程”早在3、4岁就开始了。那时的孩子刚刚有“数”的概念并初步知道了加减法,已经懂得了如何区分不同金额的钱币,明白了金钱与购买之间的 “有机关系”,孩子们第一次得到的零用钱可能仅为1~5欧元,从拿到这笔“小钱”开始,法国的父母就会鼓励他们正当、合理地进行消费,当然,在消费之前免不了给他们出点主意。

  以色列:更重视智慧与责任

  很多中国人都知道犹太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很有一套。据介绍,他们并没有明确地按年龄段划分为小孩子专门开设的理财课程,但是在犹太家庭教育中关于钱的教育有几大基本原则是要遵循的:

  首先是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物权概念,要保护自己的财产,同时要尊重别人的财产,损害要赔偿,侵占要付出代价。第二,对于钱或者个人财产要知道珍惜,不可以浪费,犹太人讲究节俭,生活基本功能得到保障就可以。

  犹太人的理财教育最为重要的还是教授孩子们关于钱的最核心的理念,那就是责任。孩子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也就更进一步地知道了节俭。不光要节俭,还要懂得付出,懂得慈善。不光是为个人,也是为社会。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