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1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联合国将国际消除贫困日的主题定为“贫困人群的人权和尊严”。
国际消除贫困日的活动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年10月17日,10万多人聚集在《世界人权宣言》的签署地巴黎特罗卡德罗广场,他们宣称贫困是对人权的侵犯,并承诺将携手保护贫困人群的人权,1987年后,每年的10月17日,人们都举行相关活动,表达他们对贫困人群的关注和声援。1992年12月22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将每年的10月17日确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以引起人们对贫困问题的重视,推动全球消除贫困工作。
贫困问题是21世纪世界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2000年确立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要在2015年之前将全球贫困水平降低一半。在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努力下,全球消除贫困工作取得进展,但依然任重道远。根据联合国2008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1990年至2005年,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总数从18亿减少到14亿,到2015年可能会减少到9亿。但是,贫困人口减少较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亚,特别是中国,而其他地区的贫困人口减少幅度要低得多。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独联体国家,贫困人口人数不降反升。此外,国际社会消除贫困的努力还正面临诸如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和全球经济滑坡等新的挑战,前景不容乐观。鉴于2008年是《世界人权宣言》通过60周年,联合国在国际消除贫困日的宣传活动中再次突出人权这一主题。联合国指出,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贫困是对人权的侵犯,推动和保护人权有助于消除贫困。对人权的侵犯既是造成贫困的原因,也是贫困所带来的后果。贫困人群通常处于社会边缘,身处窘境,自身权利往往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联合国呼吁人们遵照《世界人权宣言》,尊重和保护贫困人群的人权,努力帮助他们得以摆脱。
2005年10月15日,孟加拉国北部城市朗布尔附近的众多水灾灾民等待救援物资。在自然灾害频繁的孟加拉国,很多人都在最基本的生存线上挣扎,全世界约有10分之2的人在被贫困困扰着。
1995年3月,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确定1996年为“国际消除贫困年”;同年12月,联大又将1997年至2006年确定为第一个“国际消除贫困十年”。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联合国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全世界在脱贫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各国在减少贫困人口、提高卫生条件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全球仍有10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8.52亿人处于饥饿状态,每年约500多万儿童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夭折。全世界有6亿人生活在危害健康和生命的环境中,11亿人无法得到安全饮用水,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条件。
另外,世界各地区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态势。其中,亚洲在脱贫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而非洲大陆面临的贫穷、饥饿、疾病等问题依然严峻。全世界49个最不发达国家中有34个国家位于非洲。自1990年以来,全球极端贫困人口的数量减少了1.32亿,但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极端贫困人口却由2.27亿增加到3.13亿。
贫困是“无声的危机”,不仅严重阻碍了贫穷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是当前地区冲突、恐怖主义蔓延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多年来,国际社会为消除贫困作出积极努力。消除贫困一直也是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讨论的重要议题。1990年制订的《联合国第四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联大第十八届特别会议宣言》和1990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最不发达国家会议通过的《90年代援助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等文件都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列为国际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和国际合作的优先领域。1995年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集中讨论了消除贫困、社会融洽、促进发展的问题,并通过了《宣言》和《行动纲领》,同时确定1996年为国际消除贫困年,1997年至2006年为国际消除贫困十年。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千年发展目标”,承诺到2015年之前将世界极端贫困人口和饥饿人口减半。2005年是推动千年目标实现的关键一年。联合国希望通过纪念国际消除贫困日,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措施将承诺化为现实,如期实现千年目标。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