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
青少年户外活动多,打篮球、骑单车、爬山、踢足球……难免会磕磕碰碰。当发生运动损伤时,自己最好懂得自救和救人——
一、挫伤、扭伤
彭宇华称,青少年的运动损伤最常见的是挫伤、扭伤。这些损伤虽然在皮肤表面没有明显的伤口,但受伤部位可能会出现青紫色的淤斑。“挫伤、扭伤发生后,不能放任不管,最好及时处理,可减轻损伤程度”。
处理方法
冰敷
在挫伤、扭伤后,有人第一时间采取热敷的方法,认为能够活血化淤。彭宇华却指出,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刚发生挫伤、扭伤时不能热敷,热敷只会导致出血更多,疼痛及损伤更严重。正确的做法是第一时间冰敷,可以减轻急性期的肿胀和疼痛。
有冰袋冷敷法和冷湿冷敷法:
冰袋冷敷法:用专门的冰袋冷敷,来不及的话可以用湿毛巾包上冰镇的饮料瓶子或者冰块救急。但是不要让冰块直接接触皮肤。
冷湿冷敷法:用浸过冷水的毛巾敷在患处,4-6分钟换一次。
彭宇华称,在受伤24小时后才可以热敷,或用红花油等中成药按摩活血化淤。热敷有两种方法:一是热水袋热敷法(60℃-70℃热水袋外包毛巾,老年人和儿童50℃);二是热湿热敷法(热水毛巾3-5分钟换一次)。但不管用哪种热敷法,都要注意防止烫伤。
二、出血
受伤后如果出血,不要惊慌失措,首要任务就是采取迅速、有效的方法止血,防止大量失血引起不良后果。彭宇华特别提到,日常急救中,三角巾有很多用处。
处理方法
清理伤口
如果伤口表面有异物,先清理伤口。但如果有异物扎进身体,不可以轻易拔出,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出血,需要医务人员进行处理。然后用蒸馏水冲洗伤口,保证伤口的清洁,没有蒸馏水可用矿泉水、清水等代替。
止血
压迫止血:用干净纱布或者其他棉布类物品折叠后直接按在出血区。按到不出血为止。
包扎止血:用纱布、绷带或干净的棉布等材料盖在伤口上,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包扎的位置和力度要适中。
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其他止血方法不能止血的出血。市面上有专门的医用止血带,如果现场没有,也可以用三角巾、布带应急。止血带应位于出血位置近端动脉处,上止血带前应先在皮肤处垫上布或毛巾,然后紧缚止血带。力度以出血点停止出血为宜。 “一定要在止血带上写明绑上去的时间,每隔45-60分钟松解3-5分钟,防止压迫过久导致远端组织缺血坏死,并且需观察伤口出血情况”。
三、骨折
骨折是十分常见的突发事件,突然跌倒、被自行车、电动车或小汽车剐蹭、登山远足、踢球等户外运动都会使骨折的发生几率增大。如果觉得撞伤或者扭伤的地方疼痛,活动后疼痛更厉害,甚至伤处逐渐肿胀起来,则很有可能发生了骨折。
彭宇华称,这个时候切记不要随意活动受伤的部位,也不要随便搬动伤者,以免加重伤势。固定骨折部位可减轻疼痛,并防止骨折移位导致的神经、血管二次伤害。所以对于骨折的急救,现场立即固定更为重要。
处理方法:
(1)有伤口应先止血包扎再固定。
(2)如果骨折有暴露出来,不可将暴露出来的骨头硬塞回去,以防感染及二次损伤。骨折部位在上下肢或是无骨端外露的骨折,要进行跨关节(即超过伤口上下关节)固定。
(3)选择硬质材料作为固定物,如书本、杂志、硬纸等。
(4)夹板固定时应选择长宽合适的夹板,代用品的夹板要长于骨折两端关节。固定夹板时尽量避免接触皮肤,使用软的衬垫,如在夹板与皮肤间垫棉花。再用绑带固定,固定应不松、不紧而牢固,绑带能上下移动1-2厘米即可。固定四肢时应尽可能暴露手指(足趾),以便观察有无指(趾)尖发紫、肿胀、疼痛、血循环障碍等。
(5)如果是手臂骨折,可以用三角巾、布条、绳子等悬吊并固定在胸前。如果是下肢骨折,可以把两腿捆绑在一起进行固定。
在我们身边,意外伤害无处不在。暑期更是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包括运动损伤、交通意外和游泳溺水等。当意外发生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减少伤残、挽救生命的关键。然而,大多数中学生缺乏现场急救常识,遇到疾病、溺水、扭伤等日常生活中需要急救处理的情况时,往往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专家到广州执信中学,给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现场演示了几种实用的急救方法。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