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不是一个必然的上升渠道,没有必要这样要求自己和孩子
我坚定地认为,就算是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状况下,阶层也不应该用财富来划分,每个人也不应该把进阶为另一个阶层而作为奋斗的标准。
我们的人生,不是一场又一场的战斗,我们的生活,也不是一次接着一次的拼搏。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而活的,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活的,是为了快乐幸福而活的;而不是为了追求什么狗屁的别人眼中的所谓成功而活的,不是为了摆脱自己现在的生活去追求另一个看似更高端的生活而活的!
我有一对朋友,没有工作,没有房子;没有固定的收入,也没有什么社保和医保;住在北京的远郊,一处农家的院子,自己种菜养鸡;他们一个用了好几年骑车走遍了中国,画了很多本骑行日誌,另一个每天拍摄照片,做成影集之后不愿意按出版社的要求出版,就自费印刷,把销售的钱捐给慈善事业。
如果按照所谓的阶层划分,他们应该都不算中产阶层,甚至不算平民阶层,而是贫民阶层或底层阶层了。但是,在我的眼里,他们其实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富有阶层”。
父母没有必要为孩子所处的阶层负责
作为父母,我们要为孩子负哪些责任?是的,我们要提供食物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给孩子衣物不要让让孩子冻着;我们要陪伴孩子和他聊天游戏,给他讲睡前故事陪他过家家;我们要让孩子接受教育,给孩子买书和文具;我们带着孩子去运动和旅行,参观博物馆看电影;我们要观察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去实现梦想……
这是不是很简单,但其实又很难很难?是的,我想,对于作为父母的我们,给予孩子的,应该是这些,需要付出时间、精力、耐心、尊重和爱的,而不是需要用阶层财富来换取的东西。
什么样的父母是合格,或者优秀的父母;什么样的父母又是不负责任,或者说不好的父母。
我认为标准很简单,就是父母应该做“只有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事情”,就是好的父母;如果父母用其他的方式来代替这些行为,而忽略了本来“父母应该做的事情”,那就是没有负责。
这么说吧,送孩子去昂贵的培训班、给孩子买最新款的鞋、为孩子读名校买学位房……这些,是父母可做可不做的事情;
让孩子体会到亲密关系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一起完成家务,一起建设家庭的成就感,让孩子发现无论金钱多寡,都能过得更舒服一些,结交一些正直友善智慧的朋友以及他们的下一代——这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我要说,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和追求,他们有过什么样生活的权利,没有必要为了孩子,而非要去提升所谓的阶层。
从教育孩子的角度,父母无论处于哪个阶层,都是对得起孩子的。完全没有必要为此而觉得愧对了孩子。
孩子以后处于什么阶层和父母无关
这个春节在悉尼,我们认识了吴老师。他是一位艺术家,早年移民澳洲,很早就签了英国的画廊,在澳洲也开了自己的艺术机构,买了十几处的房产。有一天,他的女儿看到国内的一个新闻,讲的是几个子女为了争夺父母的遗产而闹上公堂,就对父亲说,“我不要你的遗产,不想成为那个样子”。
吴老师笑着对女儿说,“不会的,因为我的资产跟你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会全部捐出去,成立基金去帮助那些追求梦想的年轻人的。”
初听之下,作为中国人,会觉得女儿很傻很单纯,会觉得父亲很绝很无情。但实际上呢,我仔细想了想,这才是最健康最良性的家庭关系——至少,在财富的处理上是如此的。
我们来看看两种不同的家庭发展轨迹:
第一种,叫做鞠躬尽瘁型。
努力奋斗上学➙长大努力工作➙力争上游升职加薪➙创业升官发财成名➙买最好的学位房,给孩子上最好的教育➙送孩子出国,给孩子找工作➙帮孩子办婚礼,买房子,买车子➙给孩子创业经费,帮孩子做生意➙退下来带孙子,帮孩子管家务
第二种,叫做我行我素型。
按兴趣学习,上喜欢的专业➙勤工俭学挣学费➙自己找工作,租小房子➙找到自己的伴侣,一起租公寓➙努力工作,生小孩,买大房子➙生更多的孩子,换更大的房子➙送孩子上学,孩子们离开家里➙大房子换小房子,夫妻一起享受生活➙卖小房子去养老社区,度过晚年
我知道,很多人都觉得第一种鞠躬尽瘁型的父母才是真正的父母之道,才是值得尊敬的父母。第二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是对孩子不亲的父母。
其实,父母真的能够为孩子以后所处的阶层负责吗?根本不可能!社会在发生变化,时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几乎每十年都会发生颠覆性的事情。
我们小时候热门的行业,现在还存在多少?曾经被奉为铁饭碗的国有企业,很多已经衰退;公务员似乎是旱涝保收的,但现在身处其中的正在体会其中的冷暖;曾经以为给孩子赚100万就可以让孩子过一辈子,现在这些钱只能买几平方;甚至,给孩子留十几套房子,一个上市公司,可是,谁又能预料到20年后的经济变动呢……
父母如果一定要为孩子设置的保障多话,让孩子“缺乏保障”,应该是最好的保障。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