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绿幕特效取代实景拍摄的年代,陈凯歌花了六年时间重现历史,种树,布景,大到房屋建筑,小到街边商铺,逐一还原大唐盛世的繁华景象。有人说他傻,但只有陈凯歌本人才能明白这么做的价值。陈凯歌说过:“我对电影的定义大致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遗憾和无法到达的彼岸,而电影能够完成人的这种愿望。”正因为有了这样真实的历史场景,影片拍摄后的效果极具电影质感,恢弘的宫殿和鳞次栉比的商贩、河道穿行的客船和络绎不绝的外国人,一幅大气、包容的开元盛世图景就这样展现在观众眼前,我想对于陈凯歌来说,这样多元文化并存的包容性时代,是包括他在内的每个文艺创作者都心之所向的年代。
影片虽叫《妖猫传》,但讲的并不是妖猫,而是一个时代,若再细想,影片讲的不仅是一个时代,而是这个时代的人。全片以妖猫作为推进情节发展的主线,实则是为了探寻三十年前的前朝旧事。陈凯歌极为擅长将电影美学运用到影片的每个场景中,做到极致,而对美学色彩与文本叙事的融合,陈凯歌显然更愿意倾向于前者。但这并不是说,导演本人放弃了讲故事的能力,反之,在我看来这次凯哥导演做的比较到位,逻辑环环相扣,并无致命的漏洞,这使得全片呈现出一种徐克狄仁杰系列的玄幻风格。
在我看来,电影全片是相互撕扯但非割裂的,妖猫探案片段的阴郁色彩和大唐盛世景象形成强烈对比,影片本身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故事,都呈现出一种反罗曼蒂克的悲观主义色彩,但影片的盛世布景、极乐之宴的辉煌绚丽和杨贵妃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又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这两种完全相反的价值观形成巨大的张力,可以看出,凯哥导演是挣扎的,他既向往大唐盛世的绝美,又透露出对盛世景象背后人性的悲观与批判。两者相互衬托,越是美丽浪漫,越是悲伤沉痛。
黄轩和染谷将太这一对中立搭档在影片中塑造的角色都极为出色立体,但却并不喧宾夺主,而是能恰到好处的和影片融为一体,陈凯歌之前的《道士下山》架空历史去讲故事显得有些飘,而《妖猫传》之所以能成,就在于其背靠唐朝历史进行改编,电影的历史感和扎实度便不言而喻。黄轩的白居易放纵肆意,说到创作便情不自禁地挥舞着长袖,慷慨激昂,活脱脱的一个唐朝艺术家形象跃然银幕,染谷将太没有过多的话,全在表情,每一次目光如炬的浅笑,每一次特写面部的肌肉抽动,都能传达出情境中的用意,一切不言自明,将空海和尚演的可爱又可敬。
如果电影仅仅是讲一个探案故事就结束,这不是陈凯歌的风格。从《霸王别姬》后,陈凯歌一直试图在商业和艺术间寻找平衡,站稳脚跟,幸而《妖猫传》他做到了。影片既是在反罗曼蒂克,亦是在反极权主义。史书上记载的一定是真的吗?不然,很多文本都受到过皇权的干预。所以,杨贵妃的故事也就有了新解的空间。
可以说,极乐之宴上,张蓉蓉的杨贵妃艳压群芳,却又食人间烟火,众人仰望时她贵为皇妃,步道点头微笑间,她平凡如姐妹,严歌苓曾经说,顶级大师的作品主角大多是女性。这句话并不全对,但有其道理,因为女性人物有太多在男权社会下可以深挖的复杂性,陈凯歌镜头下的杨贵妃既是仙,亦是人,因此她不为人知的柔弱和脆弱才变得合理且动人。当宴会上李隆基与安禄山共舞之时,他们心中真正的角力是拥有和抢夺杨玉环,而拥有和抢夺,本身就是对杨贵妃的物化。宴会后,默默爱慕贵妃的日本遣唐使阿布当着李隆基的面,欲向杨玉环一诉衷肠,但未等开口,便被李隆基轻蔑的打断,当皇帝搂着杨玉环对阿布说:“你不要动念头,她永远不可能是一个人。”这句话是在告诉他人,杨玉环和他李隆基是不可能分开的,其次,杨玉环永远都只属于他皇帝一个人,杨玉环对于李隆基来说,是一个女人更是一件精美的物,如此而已。陈凯歌用这样一个场景,就将千年流传的罗曼蒂克给消解了,在皇权统治下,哪有什么选择爱的权利,不过是占有和物化罢了。
而影片结尾杨玉环的结局,更是对极权主义的一种强烈批判,我想颠覆性的历史结局一定是剧本打动陈凯歌的重要原因之一。妖猫最后带领白居易来到马嵬坡,告诉他历史的真相,原来杨贵妃并非被吊死,而是死于皇权的自私和贪婪,什么比翼双飞,什么连理枝,文本记载的故事未必就是故事全部的真相,影片将李隆基和极权统治黑了一圈,最终妖猫夺取极权者的双眼,那一刻,似乎那只妖猫就是陈凯歌本人的化身一样。
千年之后,众人无不传诵着《长恨歌》的动人爱情,知道真相的白居易并没有修改原著一字,他说,毕竟那些情感是真实的,那一刻,我仿佛看见,真实情感的背后站着一位白鹤少年,他风姿绰约,守护杨玉环一生一世,遁去人形,化身为猫,此生不渝,至死方休。
《妖猫传》的核心主旨并不是大唐风流的展现、更不是讲述一个无聊的人人都爱杨贵妃的玛丽苏故事。
其实,这个故事并不简单,它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就隐藏在片子中,等待有心人的发现。
大家一定记得,白居易和空海刚组队时,曾经看过一场幻术表演:瓜翁用幻术变出西瓜,白居易以为是真的,空海知道是假的,瓜翁知道空海没有中术,送他西瓜,途中,西瓜变成鱼头,空海说还不扔掉,白居易准备扔掉时,鱼头却又变成半块烂瓜。
这个情节到底想说什么呢?先按下不表。
接着,白居易和空海就去查陈云樵家的妖猫案了。在陈家的故事中,妖猫一共附了三个人的身:丽香、陈云樵、春琴、。我们来看看三次附身都干了什么。
附身丽香:送蛊毒酒给陈云樵喝,且看到玉莲喝了也不阻止。
附身陈云樵:勒死春琴。
附身春琴:说出“我的命和她一样”“别埋我,地下冷”等话。
最后,陈家的故事结果是春琴死,陈云樵疯。
之后,空海十分疑惑地找到瓜翁。瓜翁说了一句话:“幻术中也有真相。”空海听了这句话茅塞顿开。
“幻术中也有真相。”
这句话正是解开《妖猫传》所有谜团的钥匙。
正如瓜翁所说,电影中出现的所有幻术中都有真相。请让我一一道来。
一、什么是幻术?
(一)瓜翁的幻术
回到开头瓜翁变瓜的故事:瓜翁用幻术变出西瓜,白居易以为是真的,空海知道是假的,瓜翁知道空海没有中术,送他西瓜,途中,西瓜变成鱼头,空海说还不扔掉,白居易准备扔掉时,鱼头却又变成半块烂瓜。
电影中说了,瓜翁并不能凭空变出瓜来,是本来有一只瓜。在变瓜的幻术里,一只瓜是真相,其他的瓜是假的。鱼头象征假象。半快烂瓜则是真实的。(这是瓜翁最初一只瓜的部分,因为别的围观人士买的也是最初那一只瓜的部分)
白居易把幻术当成真相,错了。
空海对了吗?他看到鱼头并不惊讶,说明他知道这是假的。但他看到烂瓜却很惊讶,说“我也中了幻术”。
空海虽然比白居易的认识高一层级,但他把幻术看成全部是假的,也错了。
怎么认识幻术才是对的呢?
“幻术中也有真相。”即幻术中有真有假。
(二)妖猫的幻术
片中另一个使用幻术的人是妖猫。它在陈家的故事中使用幻术附了三个人的身,这三次的幻术使用中,同样是“幻术中也有真相”。
附身丽香:送蛊毒酒给陈云樵喝,且看到玉莲喝了也不阻止。
真相:丽香因为陈云樵移情别恋,恨陈的移情,嫉玉莲的多爱。
附身陈云樵:勒死春琴。
真相:陈云樵认为是春琴带来祸事,希望摆脱春琴从而摆脱祸事。
附身春琴:说出“我的命和她一样”“别埋我,地下冷”等话。
真相:春琴委屈绝望的心情。
三次幻术,行为都是假的,由妖猫控制的(就像陈云樵说的“不是我杀的”),但情绪都是真的。
(三)黄鹤的幻术
即尸解大法:能闭气保存容颜不老是真,能存活是假。
(三)李隆基的幻术
大家应该还记得,阿部在日记里曾说:“玄宗是最大的幻术师。”
玄宗什么时候成了幻术师了呢?
他的幻术就是爱情。与白龙对杨玉环的真爱相比,玄宗的爱情确实是有真有假的幻术。他对杨玉环的爱有真实的部分,但也充满了谎言,因为这会让位于懦弱与残忍。
由此可见,这部电影构造了一个充满幻术的世界,即真相与谎言交织的世界。
因此,《妖猫传》的核心主旨并不是大唐风流的展现、更不是讲述一个无聊的人人都爱杨贵妃的玛丽苏故事。
上面我们已经分析出,所谓幻术就是真相与谎言的交织。
其实,《妖猫传》真正想要探讨是真相与谎言的问题,以及如何对待真相与谎言交织的世界。下面,我们来看看片子是如何探讨的。
二、什么是“无上密”?
先说结论:无上密说的是面对幻术的态度。
我们看看电影中的人物是如何对待幻术的。
(一)杨玉环
我想先说杨玉环。
杨玉环在片中遇到了三个幻术:
1、李白《清平调》是为她而作;
2、玄宗对她的爱
3、阿部的爱(不敢说出,没有真正救她)
这三个幻术都是有真相有谎言。但杨玉环知道其中的谎言部分以后,并没有崩溃愤恨:李白自己戳穿了谎言,杨玉环却由衷赞赏“大唐有你才是真的了不起”;阿部的爱止于眼神,但杨玉环说“我很满足”;玄宗的爱经不起危难的考验,杨玉环固然失望,却还是把表达爱意的香囊送给玄宗。
可见,杨玉环面对幻术的态度是:正视并接纳幻术中的谎言,珍惜和回应幻术中的真相。
总结一下就是:接纳谎言、拥抱真相。
这八个字就是空海孜孜以求的无上密。
杨玉环是《妖猫传》中最早参透“无上密”的人物。
(二)白居易和空海
如果说,杨玉环面对幻术的境界是最高的,已参透“无上密”。那么电影开头的白居易和空海,正好是第一层和第二层。
白居易:天真,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相。比如幻术师变出来的西瓜。比如史书上对李隆基杨玉环爱情的记载。当知道那里有谎言之后他无法接受,说:“你不能说我的长恨歌是假的”。这与杨玉环面对谎言的平静态度全然不同,境界的差别非常明显。
这也可以说是“看山是山”的境界。
空海:理性,有怀疑精神。比如能看出瓜是幻术变出来的。比如认为史书记载可能是假的。但是在瓜翁提示他之前,他却不知道“幻术中也有真相”。
这是“看山不是山”的境界。
而杨玉环的境界,即“无上密”的境界是“看山还是山”。
到了片尾,空海说“通过杨玉环的生死参透了无上密”,白居易说“一字不改,诗是假的,可情是真的”。白居易也参透了无上密。
也就是说两个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是由真相与谎言交织成的,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不要否认现实。同时,如何对待这样的世界呢?接纳谎言,用力地拥抱真相。也可以延伸为:明白这个世界有残酷、无情、虚假的部分,但我不因此厌世,而是将这一部分搁置,用力去珍惜这个世界一点一滴的美好,这样就能得到内心的平静。
这也解释了那个抱孩妇人的事情。
空海问她为什么平静。她回答:“只要孩子睡着就好了。”也就是说,即使这个世界有惊涛骇浪,但毕竟还有美好的部分,我把我的精力全都用来拥抱这美好、品味这美好,自然无暇去为惊涛骇浪而惊慌了。
(三)白龙
是的,别忘了白龙。
白龙在电影开头的境界处于白居易与空海之间。是那种刚刚得知自己被骗,因此,愤恨这个无情、残酷、虚伪的世界的状态。
在结尾,他说“我已经不在那个身体里很久了。”空海说:“杨玉环不在那个身体里也很久了。”
这句话使白龙开悟,明白了身体是假的,但自己对杨玉环的爱是真的,他终于放下了执念,得到了解脱。他也参透了“无上密”。所以不再报复世界,而是所以留下两具躯壳,带着对杨玉环的爱飞向光明之地。
三、总结
这部电影是一部披着幻术的皮探讨世间的真相与谎言、残酷与美好的电影。
“幻术”隐喻的是交织着谎言与真相、残酷与美好的现实世界。
“无上密”说的是在现实世界中寻求平静的秘诀:即接纳谎言、拥抱真相,接纳残酷、拥抱美好。世界并不全然完美,但我们可以珍惜美好的那一部分。
白居易、空海、白龙、丹龙、杨玉环正是这个故事的五个真正的主角,写得是这五个人的故事。
即空海求无上密的故事、白居易写长恨歌的故事、白龙复仇的故事、丹龙为白龙解脱的故事,还有真实的杨玉环被发现的故事。
五个故事同时进行,电影在片尾对五个故事的结局都做了清晰交待:
空海求得无上密;
白居易定稿长恨歌;
白龙放下仇恨;
丹龙成功为白龙解脱,为当年的自己赎了罪;
真实的杨玉环最终被发现,她不仅仅是盛唐的象征、美丽的躯壳,而是一个知道了谎言却仍然拥抱爱情的活生生的人,这样的杨玉环在《长恨歌》永远活着。所以,《长恨歌》里的杨贵妃在“君王掩面救不得”之后,仍然“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诗中杨玉环对玄宗的害死自己的理解和原谅正是这正是电影中杨玉环死前送香囊给玄宗的心情。
电影中空海说“贵妃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就是指贵妃对玄宗的这种理解和原谅,贵妃对有瑕疵的爱情的珍惜。
而白居易、空海、白龙、丹龙就像是处于不同人生境界的我们。电影就是想用这个亦真亦幻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虽然浅显但是有力量的道理:
生活不是完美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拥抱生活的美好。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