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学前教育>教案>幼儿园美术手工教案

幼儿园美术手工教案

2017年12月21日 14:33出处:亲亲宝贝网作者:yw阅读次数:2251
幼儿园美术手工教案,手工教案是一个可以很好的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的课程,也可以通过手工课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体会自己动手的满足感,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
1

幼儿园美术手工教案:纸杯变变变

教学目标:

1、尝试用纸杯进行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感受纸杯的多变性、易操作

性,进而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体验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激发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纸杯进行小制作

教学难点:自己在纸杯上设计造型

教学准备:

1、一次性纸杯。

2、剪刀、双面胶、即时贴、彩纸、水彩笔等。

3、教师用纸杯制作的成品,如白鹅、金、小青蛙、小乌龟等组成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请幼儿欣赏作品。

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把谁请来啦?(出示教师作品,用纸杯制作的故事情景《小蝌蚪找妈妈》)幼儿说一说都有谁。

2、以小客人的口吻说:小朋友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请你们看看我们是用什么做的呢?(幼儿回答:纸杯。同时渗透环保教育)

幼儿园美术手工教案1

二、教师示范设计制作。

1、这些小动物真可爱,你最喜欢哪个呀?(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以小青蛙为例,教师进行示范制作。

师:看老师手里有一个完整的纸杯,现在我要将它变成一只可爱的小青蛙,

仔细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1)以杯底作为身体,用铅笔在纸杯壁上描画出青蛙四肢和嘴巴的轮廓。

(2)用剪刀沿着所画线条进行剪裁,剪时要注意力道,不要把四肢剪断了。

(可边剪边说儿歌:小剪刀,真灵巧,沿着线条跑呀跑,直着跑,弯着跑,慢慢跑,跑呀跑,跑呀跑,一只青蛙出来了。)

(3)剪完将四肢整理好,添画眼睛,然后用彩笔进行上色,涂色要均匀。

3、师:我喜欢的小青蛙就这样做出来了,你喜欢什么小动物?现在你们就是小小设计师,好好设计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

(引导幼儿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小动物)

三、我的纸杯变变变。

1、操作前,教师讲清制作要求: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和他人;正确使用双面胶,不要到处贴;每人完成一件作品,剪裁后的下脚料要放进桌子上的小筐里。

幼儿园美术手工教案2

2、四人一组,每人一份制作材料,分组进行制作活动。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采用直接介入指导、建议性指导、(同伴借鉴)及练习法的指导方式

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设想大胆、自主的完成作品。

(2)密切关注动手能力弱的幼儿,如果他们有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

(3)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如果完成的快,有再制作的欲望可以满足他。(提醒幼儿在制作结束后,把多余的东西整理好)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幼儿完成后,把作品陈列在玩具橱上,同伴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小朋友的作品,你最喜欢谁的?为什么喜欢?教师根据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五、活动延伸。

1、将制作好的玩具投放到语言区,供幼儿进行创编故事、角色表演。

2、在美工区多投放一些纸杯,供幼儿进行设计制作更多种类的玩具作品。

2

幼儿园大班手工课教案:《美丽的染纸》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染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欣赏运用不同的染纸方法、染色技法形成的作品,感受色彩、图案的千变万化和绚丽多彩。

3、能大胆创作,萌发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染纸材料与工具(纸张:生宣纸、颜料、毛笔)抹布、颜料、盒子、水、一次性杯子、夹子。

2、扎染的布匹、多媒体、各种染纸作品扎染作品、乐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重点: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制方法。

教学难点:多色染制与空白处理。

活动过程:

一、导入(幼儿随意在老师身旁就地坐下)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今天带了一件什么样的花布?(拿起来让小朋友观看布匹上的图案)这种图案是用扎染的方法做出来的,就是把布上需要有图案的这一部分用绳子扎起来放在颜色里一染就形成了这样的图案。

幼儿园美术手工教案3

师:扎染的运用很广泛,除了刚才这些,还有很多东西都是运用扎染,像背包、领带、桌布等都用了扎染的方法。(打开多媒体播放扎染图片)

师:扎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手工印染工艺。最初人们不小心将纸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纸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纸方法的试验,在试验中,人们发明了扎染。

二、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表现——美丽的染纸。

师:(打开多媒体,播放染纸图片),这些染纸图案纹样复杂、色彩亮丽、图案优美,但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只要大家掌握好它的特点,就很容易染出来。

老师出示几十幅风格各异,色彩绚丽的染纸作品,给幼儿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极大地调动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1.教师示范

教师:先拿出一张事先折好的米字格纸,打开来,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形状,再演示米字格折法(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出示折纸方法示意图。

师:为了染出的图形均匀,用一只夹子夹紧,再用手挤,捏挤的作用是节省颜料,并能染得透。老师把三角形的每个角分别浸入颜色之中,这叫浸染法。用毛笔点上去,叫做点染法。在染过色的地方蘸上水,并立即用抹布吸去多余的颜色,叫冲染法。还有一种和它相反的方法,即在淡色的地方再染上颜色,叫浓破淡法。每张纸注意留出部分细小的地方不染色,形成空白,画面就更好看。

(在演示中,突出折叠方法和几种染制方法这一重点,在后面的练习中将突破"留白"这一难点)

2.幼儿练习(幼儿自己找一个位置坐下)

(1)师:请小朋友们拿出一张纸,刚才老师是怎样折米字格的?

幼儿园美术手工教案4

生: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

师:对。现在我们折的这种米字格是染纸中最常见的一种折叠方式,另外还有很多折法,大家还可以动脑筋想出其他的折法。

在幼儿折纸的过程中,发挥其创造力,进一步调动幼儿求异创新的主动性。

(2)在学习染纸之前,教师带领幼儿回忆其过程和染法。(同时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

指导:在幼儿折纸时,提醒幼儿注意夹子的角度、位置、面积的大小、色调的深浅及留出空白的地方。提醒完成作品的幼儿可以看看别人的作品。

3、展示作品,进行点评,并延伸:想象创造。(幼儿围绕老师就地坐下)

师:刚才小朋友们染的都不错,就像江南一带的蓝印花布一样漂亮。但是要注意保持作品整洁,这样会显得更美的。

师:“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儿是不是就结束了,它们还可以做什么?”

师小结:我们可以把纸先剪成图形再染,又或者染好之后再剪成相像的图形,就像我们刚才看到的蝴蝶画、西瓜作品。这些都是利用染纸作业加工的,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制做出更加独具特色的作品来。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