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大传染病:疟疾即民间所俗称的“打摆子”,是经蚊子传播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一般来讲,我国的黄淮河平原是疟疾的流行地区,大多发生在蚊虫较多的夏天。疟原虫经过蚊虫传播可以进入人的血液,然后在肝细胞中寄生并繁殖。疟原虫的虫卵成熟后,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繁殖,导致红细胞破裂。由此,大量疟原虫从红细胞中释放出来,使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循环中,引起以寒战、高热及大汗为特征的表现。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有一定的周期,待发育成熟后可再次从红细胞中释放出来,引起又一次发作,如此周而复始。尽管疟疾在反复发作或重复感染后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却会使感染者成为疟原虫携带者。一旦在怀孕期间急性发作,不仅会造成孕妇贫血,胎儿还有可能患上先天性疟疾。这种胎儿在出生时不一定表现出不正常的症状,但在出生后数天可能会出现肝脾肿大、贫血、肾功能异常、发热、呕吐、腹泻等一系列症状。
特别阻断令
1.在怀孕之前,一定要注意环境卫生,减少蚊虫滋生并注意消灭蚊虫,特别是在夏季,积极预防疟疾。
2.夏季里不要去草丛或潮湿的地方,外出时尽量让身体少暴露一些,露出的皮肤涂抹防蚊露。睡觉时最好在床上挂蚊帐,也可在居室里使用电蚊香,避免被蚊虫叮咬。
3.在疟疾高发地区,孕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预防性的药物,如乙胺嘧啶、哌喹、氯喹等。
第七大传染病: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它对普通人群都有易感性。
目前,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率约为10%-20%,妊娠期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并不少见。女性在怀孕后,母体和胎儿的代谢和解毒都要由肝脏来承担,加之孕期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多,以及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都会使肝脏的负担加大,容易感染乙型肝炎或使原来的病情恶化。一旦感染乙型肝炎,不仅会加重妊娠反应,而且在孕早期易使胎儿出现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畸形,孕晚期易导致早产及新生儿死亡,先天感染肝炎病毒的胎儿在出生时低体重。除此之外,还可引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导致产后出血。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