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母婴健康>宝宝护理>急救措施>宝宝摔伤时的急救处理方法

宝宝摔伤时的急救处理方法

2013年08月05日 11:41阅读次数:431
小宝宝缺乏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突发状况,因此,家长掌握必须的急救知识是势在必行的,那么,针对孩子摔伤的情况,家长该如何进行急救呢?

  在护理宝宝的过程中,许多妈妈都会遇到许多突发状况,如果妈妈们能把握时间,在救护车赶到之前先行帮宝宝急救,定能节省很多时间;或是掌握一些家庭常用的急救方法,也可以为让宝宝少受伤害呢!下面亲亲宝贝网就为您介绍宝宝摔伤的急救方法,希望对妈妈们有用。

  1.擦伤

  表现:出血和破损。

  处理:初步包扎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油、酒精(红药水)涂伤口周围的皮肤,用干净 消毒纱布包扎好。

  二次消毒如伤口无肿痛感染,2天后可用酒精棉球(红药水)再消毒伤口一次。如果家里没有碘酒、酒精,可用干净的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

  专家提醒:

  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脏物,或受伤位置重要(如脸部), 建议还是带宝宝就医

  对于大而深的伤口,父母应及时带孩子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2.扭伤

  表现:疼痛与触痛,随着患部的活动而增强;受损的关节肿胀,限制活动;肌肉痉挛(肌肉发紧,由非主观性收缩引起);如果波及到腿,就会出现跛行;几天后伤处还会出现青肿。

  处理:冷敷

  早期将扭伤处垫高,采用冷敷、施压,避免患处活动。在伤后48小时内,不可对患部做热敷。冷敷可减轻肿胀,同时用绷带包扎压迫扭伤部位,不仅保护和固定受伤关节,也可帮助 减轻肿胀。

  按摩一般在1~2天后父母可在患处进行按摩,促使血液循环加速,肿胀消退,有条件的还可 进行理疗。

  活动一般12天后,肿胀与疼痛开始减轻,患肢也可以做些轻微活动。经过以上治疗以及相应 的肢体锻炼,一般扭伤的肌肉和韧带都能痊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专家提醒:由于扭伤常常伴有骨折和关节脱位,尤其幼儿容易发生桡骨头半脱位,所以当患儿疼痛日渐 加重,应去医院就诊。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