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屎能清洁耳道
孩子的耳屎中含“耵聍”,它可粘附进入外耳道的灰尘,以及局部皮肤代谢产生的脱落细胞,起到清洁耳道的作用。
2、耳屎能杀菌
耵聍味苦、油质,能驱逐飞入耳内的小虫,捕获入侵的细菌。而且耳屎富含脂肪酸,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
3、耳屎能保护耳膜
幼儿教育专家提醒你,儿童的鼓膜比蝉翼还要薄,非常娇嫩,一旦遇上猛烈声波直冲耳道,会损害到鼓膜,甚至造成破裂导致失聪。而耳屎能保护鼓膜,起屏障作用。
1、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
宝宝的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结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肿胀、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2、经常掏耳朵,反而耳屎越来越多
经常给孩子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外耳道皮肤受破坏后处于长期慢性充血的状态,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的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长期掏耳朵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
3、造成骨膜穿孔,影响宝宝听力
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约0.1毫米,比纸厚不了多少,掏耳朵很容易损伤鼓膜,尤其是使用不清洁的工具,宝宝的皮肤娇嫩,很容易把皮肤划伤,细菌便会趁机进入引起感染,如果掏耳朵时孩子乱动,稍不注意,掏耳勺就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孩子听力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