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标准待细化
各国对待增筋剂使用标准不一,那么市面上添加增筋剂的面粉能安全食用吗?
董金狮表示,各个国家食品标准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是以一个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并参考国际组织所给出的指导标准,如果按照标准执行一般没有太大问题,因为标准制定的时候它会留有一定富余量,所以消费者不要太过恐慌。
不过董金狮也表示,尽管国内有明确标准对偶氮甲酰胺的使用作出限制,但检测环节尚处于真空状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增筋剂使用的监管力度,同时也要细化增筋剂检测标准。“有很多商家实际上添加了偶氮甲酰胺,但是没有如实标注,而面包、面条生产企业可能也会在生产过程进行‘二次添加’,再加上一些不法商贩刻意隐瞒或虚报偶氮甲酰胺用量,这种叠加添加是对消费者健康的最大威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钟凯表示,想淘汰偶氮甲酰胺,也得找到一个比它更好的“接班人”。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实验用酶制剂、多糖等新方法改良面制品,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更经济实惠的选择。“在家想把普通面粉做得筋道,可以和好面后‘醒’一会儿,或者在面粉中加点盐。”
董金狮也建议,偶氮甲酰胺并非必要添加剂,可以被其他添加剂替换。小苏打的发泡效率虽不如偶氮甲酰胺,但小苏打的分解物是无害的。建议食品和餐饮企业尽量不要使用偶氮甲酰胺,特别是婴幼儿食品不要食用。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