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交流仅占5%
根据《报告》,在家庭交流中,25.7%的家长通过表扬鼓励的方式跟孩子交流,23.4%通过说理的方式交流,民主讨论的只占5.1%。受中国 传统家庭文化影响,许多家长持有“一家之长”的心态,习惯于对孩子“发号施令”。而如今的孩子独立思维能力较强,平等交流方式的缺失容易让孩子对父母产生 逆反情绪,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家庭“冷暴力”。
孙进表示,表扬鼓励和耐心说理都是单向的交流方式,而民主讨论需要双方平等交流,父母应该学会尊重孩子,放下身段去倾听孩子的想法。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对事情的看法趋向成熟,父母的角色理应从主导地位向听众转变,让孩子有更多自主选择和发言的机会。
教育投资重智力
《报告》显示,在重庆的家庭中,教育开支占到家庭开支的35.2%,成为家庭第一开支,而医疗、储蓄分别以17.9%和12.5%位居其后。很 多家长不惜重金投资在孩子教育上,然而由于许多家长对培养子女的健全人格上有所忽视,投资在“智力”教育和“德体美劳”教育方面的严重失衡。
孙进副教授说,唯分数论、唯学习论导致家长把关注点集中在了学习考试上,忽视了对孩子内在兴趣的尊重和培养。家庭教育应包括德智体美劳多方面, 长期以来,家长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过高,健康、道德等教育较为忽视,智力教育和德体美劳教育严重失衡。很多学生一进入社会就表现出高智商、低情商,甚至是社 交障碍、合作能力差等问题,就是忽视了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
“社会不需要考试机器,它需要的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这就需要父母懂得如何‘理性施爱’。”孙进说,除了对孩子进行均衡教育外,从小就要教 孩子懂得以理服人,学会用理论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鼓励孩子对事情作出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见解,并勇于对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