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十届世界肥胖大会上,一位医学专家指出,儿童肥胖或超重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变得如此严重,将来可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儿童因为肥胖而比他们的父母先去世。
那么,“肥墩族”会成为“短命的一代”吗?
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等部委公布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7—22岁城市男生,2005年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是13.25%和11.39%,比2000年分别上升了1.4和2.7个百分点;7—22岁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和女生的肥胖和超重的检出率,比2000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近5年来,中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仍在继续增长。”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说,目前中国城市儿童、青少年已经全面进入肥胖流行期,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则更是未成年人肥胖的“重灾区”。
“胖”并不意味着身体“结实”,容易导致智力降低性格孤僻
“胖”并不意味着身体“结实”,而会增加疾病危险。据中国医促会减肥专家介绍,儿童肥胖导致的不良后果直接表现在:智力降低,动手操作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差、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影响青少年正常的心理发育。
医学研究证明,肥胖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有关系,这些疾病又被统称为“代谢综合征”。“虽然在青少年时期,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一般并不严重,但是儿童时期的肥胖,可以使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各种危险因素聚集,给他们成人以后的健康带来不良后果。”北京大学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副所长马军说。
肥胖青少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呈现低龄化趋势。一项调查显示,超重和肥胖的15—17岁少年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比正常少年分别高10—20倍。依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推测目前在中国学龄儿童少年中糖尿病患者达59万人空腹血糖受损者达70万人血脂异常儿达563万人高血压患者达1790万人。
过分“呵护”缺少体育锻炼,影响生长发育的“秩序”
基因遗传会对肥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究竟有多大还难以确认。专家更倾向于认为,肥胖主要与热量的摄取及运动相关。研究者指出,肥胖与孩子的运动活跃程度之间有相关性。杨贵仁指出,营养过剩的膳食、过多地玩电脑游戏和看电视、体育锻炼不够等因素是造成学生近视、肥胖、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66%的学生表示每天锻炼不足一小时,接近44%的小学生睡眠达不到规定标准。”他说,造成青少年体质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上楼乘电梯,出门坐汽车,体力劳动减少;二是目前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缺少体育锻炼。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