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张海迪当选为第五届中国残联主席的消息,感觉心里很舒坦。相信大多数人和我的感觉一样。就像人们所说的:张海迪当选残联主席,其实是名至而实归。
“海迪精神”作为一种时代的标志,曾启迪过无数人的心灵;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英雄事迹,也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尤其像我们这些出生于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的年轻人,更是把她看作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面旗帜。上世纪八十年代诞生的英雄模范人物很多,但真正能够走入人们心灵的却很少,张海迪无疑是个例外。她成为那个时代我们青年人共同的精神偶像,她成为划时代的我们共同追求的人生楷模。
张海迪最初出现在全国人民的视线中是在1983年3月7日。那一天,共青团中央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并号召全国的青年人向她学习。在接下来的无数次先进事迹报告中,人们从电视转播里认识了这位坐在轮椅上、戴着眼镜、文静而秀气、性格开朗、爱笑爱唱的姑娘。但是人们怎么也想象不出,她是一个高位截瘫、身体严重残疾的人;更想象不出,在她的歌声和笑声背后,在她二十多年的人生轨迹中,竟然承受着那么多令常人难以想象和经历的巨大痛苦。
这个小名叫“玲玲”的姑娘,原本也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1960年她5岁时,却因罹患脊髓血管瘤而失去所有欢乐。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张海迪,只能整天卧在床上。当年,医生们一致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然而顽强倔强的张海迪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选择不断地抗争。没有机会进学校读书,她就依靠自学。她用坚韧不拔的毅力,不但自修完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而且还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这一点,令我们这些四肢健全但学习落后的人至今想来都感到汗颜。
在农村时,她曾自学中医、针灸,为乡亲们诊病治疗;她还在读书写作之余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并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还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她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1993年,她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终于通过吉林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被授予哲学硕士学位,此外,她还是个著名作家,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经在日本、韩国出版。
我时常在思索当年曾影响我们那一代人的“海迪精神”。经过开放和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然而“海迪精神”永远也不会过时,并将在以后的时间里,继续影响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