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5-30
你想写好高考作文吗?想在高考作文素材中再增加一点色彩吗?高考满分作文如何写?高考作文写法,我们一起来积累素材吧。
- 2014-05-30
中央领导同志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要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可以出一道关于这方面的作文题。
- 2014-05-30
“二代”是中国当前转型期的富二代、穷二代和官二代等含“二代”热词词汇的简称,尤其是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问题层出不穷,使中国二代现象成为公众关注话题。
- 2014-05-29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
- 2014-05-29
我跟我父亲好像是天生仇人,从小到大,我们的交战便没停过。调皮是男孩的天性,每当我闯了祸,他总一声不吭,抡起皮带没命地抽。
- 2014-05-29
我有一个幸福的小家,爸爸妈妈很爱我,我也爱他们。至于他们两个之间的爱,直到那一次,我才幸福地发现,原来爱在我家中默默地传递着。
- 2014-05-29
技艺在传递中日益精湛,文化在传递中步入辉煌,科技在传递中发展,人类在传递中成长。在我们的生活中,传递无处不在。
- 2014-05-29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是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基本单位。可以写自己的小家,也可以写一个集体、一个团队(例如宿舍、班级、学校等),乃至于写祖国大家庭。当然再进一步放宽视野,整个世界也是一个大家庭。
- 2014-05-29
从审题上来说,这是一道颇有诗意的题目。对于阅读积累深厚、表达富有文采的同学来说,写一篇抒情性散文或议论性散文是不错的选择。当然,通过一个感人的故事表达鲜明的主题也是可以的。
- 2014-05-28
高考优秀作文出自考生之笔,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理想的作文,很多善于写作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小窍门。昨日,2013年全省高考文科第一名祁萧同学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弟学妹分享了心得。
- 2014-05-28
该篇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纸梯这样一个意象,它既是具体的,我们脑海里甚至能浮现出一架用纸折的梯子的形象,又是具有深意的,甚至影射了一种社会现象……感情真挚,这又是该文的另一特点,行文的自然和口语化创作保证了这种感情被最大限度地传达出来,丝毫没有失真,“你曾经那么英俊”,就像面对着父
- 2014-05-28
在具体行文中,作者能够将作文材料与所选事例有机融合,一方面借出卷者之力,另一方面融自身的素养于文字中,使文章充实而具体。如作者概述第一则材料之后,马上举出谈迁的事例,鹰“向往东边天际的彩云”,“不顾饥寒风雨,毅然而上”,“纵使受伤,纵使落泪,在苍穹之下也无怨无悔”,谈迁“风雨兼程
- 2014-05-28
本文用英国诗人的句子开篇,点题,并分别以“猛虎”和“蔷薇”暗指两则材料,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分析,猛虎、蔷薇分别代表什么,水到渠成的引出中心论点——“一个人的心中可能存在这看似矛盾的两面,但无论哪一面,只要自己愿意,都能活出生命的价值”。
- 2014-05-28
本文开篇便用一组对偶句,分别取意于第一则材料和第二则材料,展示两种不同的生活取向和价值选择,然后道出中心论点,“惟愿本心充实满足,无悔自己的决定,便是无憾”。可谓水到渠成,自然流畅。然后详写庄子的事例,造语典雅厚重,再写嵇康在东市刑场上奏起那广陵散之绝响,用语简洁,一为“风骨”,
- 2014-05-28
本文以名言开篇,切中两则材料的交融点——“幸福”,然后以此为契机,探讨幸福观,即“一生无悔,足矣”,在此作者添加“我愿意”一句,在形上呼应材料,在意上引出主题,可谓一举两得。正文部分,作者以古人切入,先谈嵇康,以繁笔展示其不屈的一生,以“叩问心灵,只道一声‘我愿意’”为结,点明其
- 2014-05-28
作者简述两则材料,巧妙地嵌入“猛虎”与“蔷薇”的意象,在此基础上,笔锋一转,道出自己的观点,即“猛虎”“蔷薇”兼二为一。然后,作者围绕这一观点,层层递进,加以论述:最后,作者再次回扣材料,与前文形成呼应,重申观点,结构严谨自然。
- 2014-05-26
时间还在继续流淌,未来的道路,我们或许再无机会并肩前行,正如你那句潇洒的:“再见!”一样。现在,我只想忘记那些不愉快,只记得我们曾的美好……
- 2014-05-26
记得解释学家伽达默尔曾经写到,“必须一开始便对文本的异己性保持敏感,这种敏感既不涉及所谓的中立,亦不意味泯除自我,而是为自己的先存之见和固有理解让出块空地。”是的。
- 2014-05-26
当孔融让梨的故事早已成为千古美谈,当六尺微巷已为众人所称颂。赞扬,面对那一枚枚闪烁着金光的世乒赛金牌,我不禁问道,我们是否应该让出他们,我们到底该让出什么?
- 2014-05-26
电影最早出现在上世纪20年代,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影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纵观中国电影史,表面上每年的票房累计大幅度上升,但导演人才资源的匮乏的问题,却是个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