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小馆
虽然台菜近似闽南口味,但因为客家人是台湾的第二大族群,所以客家的饮食习俗菜在台菜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常吃的诸如梅菜扣肉、客家小炒之类的客家菜这里当然有,但味道显然要好过普通馆子不少。客家小炒是很考验火功的小菜,肉丝、鱿鱼、豆腐干、香芹的熟透速度不一,怎样炒到各自都熟而不老又不过油或出水,很考验厨师的功力。
吃到一味柚子虾,橙红色的虾身外裹着浓郁的柚子汁,甜酸正好很开胃。葱烤排骨已然酥化,因为台湾有着特别鲜甜多汁的好葱,让整道菜都提了精气神。黄金白玉是咸蛋黄冬瓜,冬瓜吸足了鲜香味却不觉得油腻。这家小店装修得爽朗干净,屋外的小庭院很富自然气息,是行家才摸得上门的好馆子。
◇新北市永和区智光街 22 号
老曹馄饨面
50 年前的老曹馄饨面,只是黄石市场外榕树下的一档小摊。半个世纪过去,小摊变成了店面,不仅附近街坊依旧喜爱,每日人流络绎不绝,更是网络订购电话宅配的热门。中午时分菜市场内摊档多已收档,但老曹的铺头却有人龙排队等外卖。
这里的馄饨不是一般见到的三角形,而是小巧的圆形。面入口滑溜顺口,馄饨皮滑肉鲜,内馅出奇得美味。原来店家不惜成本地用上每日现宰的宜兰牧场的噶玛兰黑豚,这也是供应圆山饭店等高级食肆酒店的顶级猪肉,肉味芬芳口感好,亦没有生长激素。
店主煮面的手势是传统手法,将食材放在滚沸热水的大锅中,渌面取面分面装面一气呵成,速度超快手脚利索,没有一步多余的动作。也不要小瞧这小碟自取的卤菜,不论海带、豆干、猪耳朵、卤蛋,都是店家陈年卤汁独门秘制。这 50 年不变的古早味道,简单淳朴的滋味让人喜欢。
◇新北市板桥区宫口街 37 号黄石市场内
高记生炒鱿鱼
黄石市场另一家总排着人龙长队的店家就是高记了,一个简易的小棚内有十多张桌椅坐满人,铺口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热火朝天的炉子,一个炒鱿鱼,一个炸萝卜糕。
现点现炒,一碗生炒鱿鱼上桌,满到料都要翻出碗边来。听名字本以为是一碟配菜,其实是一碗鱿鱼羹。先喝一口薄薄勾芡的羹汤,鲜美之外还有酸甜和微辣的复杂味道。再夹起一块切得很大的鱿鱼片咬一口,肉厚肥美,口感扎实硬净。最精彩的是汤中的高丽菜,浸在汤羹中还爽脆。我贪心地点了炸萝卜糕来吃,上桌还噗噗地冒着热气,金黄的外皮香酥可口,内里萝卜馅儿是糊烂的口感,蘸点特制的酸甜酱,滋味对比很鲜明。
◇新北市板桥区宫口街 37 号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