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野菜
乡村中的食品虽以种植、养殖为主,也常常采集一些野生植物的花、茎、叶、果及菌类作为主粮的补充和调剂。
春季,植物新芽吐放,鲜嫩的柳叶、杨叶采回家,泡去苦味,煮渍后加调味可为小菜;榆钱嫩黄,采回摘洗干净,加面粉,俗称“傀儡”。槐花、苜宿花也同样可照此食用。
过去农村人人都有挑菜的铁铲和菜篮子,春天一到,便到田野中挖野菜。回来摘洗干净、或做蒸饺馅,或是当菜肴调味,象甜苣莱、苦苣菜、灰灰菜等,用开水焯过,泡去苦味,加葱花蒜泥调成小菜,淡苦浓辣,别具风味。
过去在粮食不够吃时,近河的老乡们到河滩去挖蒲草根,洗净晒干,磨成粉后,与粮食掺和一起食用。
连阴雨后,树林草丛的地面上,除野生蘑菇外,还有一种黑色的象紫菜一样的菌类,俗称“地皮菜”,“地骨龙”,乘雨拣回,洗净后盐醋拌食、或晾干制馅,味美绝佳。
此外象野韭菜、野芹菜、南瓜花、荞麦苗、豌豆叶,都是独有风味的采集食品。至于山区这类野生的菜蔬则更多,如酸枣、山桃、山杏、山葡萄。水生的鱼虾、青蛙,以及野兔、野鸡、野斑鸠等都可成为美味食品。孩子们上树所摸鸟蛋也可成为佳肴。
灶具餐具
灶具南北不尽相同。在晋北,一进家门便是依炕而筑的大锅台。一口大锅直径足有一米,旁边安一小铁锅,置风箱为助燃工具。寻常大锅做饭,小锅做菜,极为方便快速。平时热饭只用竹片和茭杆串的箅子,往锅中一放,盖上白松锅盖便行了。若遇吉庆大筵,把三节笼床往锅上一架,够三、二百号人用。有时这大锅又可做烩菜锅,锅中置一木头十字隔壁,分成四部分。汤从下面互通,分别倒入烧肉、豆腐、丸子、粉条,盛起来便是四个热菜。
晋东南流行小型桶锅,以及蒸食用的甑锅,烙饼用鏊子。
土陶制的容器是农家必备的炊事、贮藏用品。大至粮瓮、水缸、面瓮,小至面盆、菜坛子、调料钵钵等,都是陶器。平时擦得黑明铮亮,是家庭的简陋装饰物。稍富裕的家里还有铜饭勺、铜锅铲、铜水瓢、铜水壶之类的铜器,在温暖幽暗的家中熠熠生辉,更是平添多少深厚的生活气息。过年时在这些水缸面瓮上,贴上“米面成山”的红联,更有情趣和魅力。
抿面板、擦面板、河捞床、擀杖是日常使用的工具。
捞面的笊篱乡村一般多用柳条、荆条编制,也有铜质的。饭勺有铜的、铁的、木头的。水瓢过去多用葫芦剖开制成,放在水里不会沉底。切菜案子,多用粗树根横切而成,经久耐用。
盐臼是家庭中用来粉碎盐、花椒面、大料面、胡椒面、辣椒面及蒜泥等调味品的工具,有石臼、木臼、陶臼、铁臼等几种。
洗锅刷碗的用具,多是因地取材,自己制作,或用高粱穗子、马莲草根,或用干豆角筋作成擦锅碗的用具。一般用自己纺织的粗纺花包布,俗叫“抹布”。
酒水调料
过去,山西人一般饮料多为红砖茶,用开水冲泡或熬煮。夏日也有喝绿茶的。炎夏酷暑有自制甘草水,煮绿豆汤作消暑饮料的。晋北人有在茶中泡摈果干和山楂果喝水的习惯。产妇、病人可喝红糖水。一般劳动时,渴了便爬在泉边、河边、井台上喝上一通凉水,提神解渴,甚是痛快。
到了冬季,一些地方用糯米自制略带酸味的黄酒,或独酌、或待客、或佐餐,也可当药引子用。
山西的调味品,第一位当是醋。清徐的老陈醋名扬海内外,它以优质高粱为料,采用红心大曲,低温浓醪发酵,高温快速醋化,温水熏烤醋醅,优晒抽水陈酿的五绝技巧,制成色泽黑紫、味清香,食之绵酸,回味悠长的佳酿,曾在全国调味品鉴定会上荣登榜首。寻常百姓家也自制草麦下曲,精煮高粱,日晒拍浆,制作一大缸家醋供一年食用。
山西境内多盛产花椒。五台的大红袍花椒,以个大色红、味重而十分走俏。椒籽可榨油、椒叶当菜食用。
辣椒既可作调味品,又可作下饭菜。平时渍拌,腌咸辣椒,干后捣碎再用油炸,能开胃健脾,焙干磨面是运城人食开水白馍的最佳佐料。代县辣椒以油大、肉肥、辛辣味重而名扬华夏。
山西大葱、紫皮蒜鲜美,胡椒、茴香也是不可缺少的调味食品。
食用油主要是胡麻油、葵花油、花生油、菜籽油、棉籽油、椒籽油、核桃油等,也有用猪油、羊油、牛油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山西杏花村的汾酒,已有一千多年的酿造历史。以晶莹透明之色、纯正绵长之香、美味生津之味三绝,被誉为“仙酒”、“玉液”、“琼浆”,成为山西人之骄傲。还有“兰羞荐俎、竹酒澄芳”的竹叶青;“香飘万里醉半山”的长治潞酒;“六曲飘香”的祁县六曲香酒;誉为“千里相饷”的蒲州桑落酒,香醇不绝;回味悠长的忻州特曲酒;“醉落秋雁下汾滩”的汾雁香酒;祛风固表强身益智的隰县玉屏酒;安神解毒、提神明目的垣曲菖蒲酒等,多的数不胜数。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