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还可以艾灸。
立秋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一个季节开始前,身体的脏腑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以适应来临的气候,保证生命机能的正常运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古人察天地,观阴阳,而筛选出艾灸之法来保证生命适应萧杀之秋和寒冷之冬。
通过艾灸可以在季节转换时增强身体阳气,如同该房屋打地基时必须要进行防水处理,只有保证地基的适当防水,房屋才会持久牢靠。增强身体阳气也就是对身体进行的防水处理,一定要把这个基础打好,不能将夏天的湿气带至秋季,延至冬季,就会给身体带来各种各样的病痛,或者即使生病了,也不利于病情的好转和痊愈。
1、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
《甲乙经》说过“大椎,三阳,督脉之会”,大椎穴又称“督阳之海”,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取穴: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2、太白穴:补充气血、美容养颜
太白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所以脾经常出现脾气虚的症状,我们常说的黄脸婆就是脾虚的象,每天按摩这个穴位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
取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3、关元穴: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关元是小肠的募穴。意味着它是小肠的气积聚在腹部的穴位。《扁鹊心书》里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艾灸关元,不但可以疏通脉络、强壮腰脊,还可以很好地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取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