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季养生> 夏季养生> 怎么计算入伏时间

怎么计算入伏时间

2020年07月01日 16:28 阅读次数:1011
标签:三伏天
三伏天一般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这个阶段也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其实三伏天也有专门的计算公式,下面来了解一下怎么计算入伏时间。
1

怎么计算入伏时间

关于入伏的计算方法比较的繁琐,要想掌握入伏的日期,先要熟悉我国独有的“干支纪法”。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

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

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个庚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初伏);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进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但是还没过立秋,再过十天(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进入了第三伏。

参考公式:

21世纪新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 MOD 10(GR庚日、D偶数年1单数年6、Y 年、[ ]取整、MOD取余)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于7时减1小于8时加9(2096年例外减1),比如2006年GR = (1 - [6/4]) MOD 10 = 0 (10),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

怎么计算入伏时间

2

2020入伏从哪天算起

初伏庚日:2020年7月16日

中伏庚日:2020年7月26日

中伏/ 天:20天

末伏庚日:2020年8月15日

出伏日期:2020年8月25日

怎么计算入伏时间

3

关于1900~2050年入伏和中伏天数的统计

1、入伏在7月11日至7月21日之间;

2、中伏20天的可能性较大,会出现连续几年都是中伏20天的情况;

3、 中伏10天的可能性较小,中伏10天的情况至少过2年出现一次,不会连续几年出现;

4、入伏在7月16日之前的,中伏都是20天;

5、 入伏在7月20日之后的,中伏都是10天;

6、入伏在7月17日的,中伏多数是20天,极少数是10天;

7、入伏为7月18日的,中伏半数是20天,半数是10天;

8、入伏在7月19日的,中伏多数是10天,极少数是20天。

9、1997年的出伏日应该在8月26日而不是8月16日,最晚出现在8月28日(1911年)。

怎么计算入伏时间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