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步的过程中,只要保持顺畅的呼吸,可以刺激交感神经运作,命令心脏增加收缩,让血液供给量增加、氧气量增加,血液跟氧气的循环变顺畅,所以跑步的确可以锻炼到心肺功能。但这个锻炼心肺的目标要实现,必须保持呼吸的顺畅,身体才能顺利的供应氧气,让心脏可以源源不绝的收缩、增加血液供给量;如果一下子运动强度太高,身体短时间内需要的氧气太多、又没有足够的呼吸供给,反而会造成心肺的负担。
这种概念就像是,我们想让传输货物的过程(血流、氧气供应)变得更顺畅、无论在货物多,或是货物少的情况下都可以应付(增加心肺功能),但只加快传输带的速度(心跳数)是不够的,过快的运转反而会让传输带(心脏)耗损,必须保持货物源头的供应(顺畅呼吸),才有金钱去升级传输过程需要的东西。
首先要明确跑步的速度多少,才算是慢跑或快跑、甚至只是走路?可以用运动时所需的心跳率范围来计算,如果有运动手环,可以侦测一下自己身体的「最大心跳率」,也就是全力冲刺之后的心率数值,再乘以0.8及0.6,就分别是运动时最佳的心率范围。如果没有运动手环,也可以简单用「220-年龄」来当成最大心跳率,但数值就不会太准。
最高心跳率:(220-年龄or最大心跳率)*0.8/min
最低心跳率:(220-年龄or最大心跳率)*0.6/min
如果以220-年龄当成最大心跳率,比如一个20岁的人,运动时最大的心跳率不要超过160下,免得造成脏臟过多的负担,但最低的心跳率不要低于120下,才有锻炼到心肺功能的效果;不过因为每个人的最大心跳率差很多,所以在运动的过程中,如果觉得胸闷、胸痛,千万不要勉强,赶快停下来休息。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