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育儿百科> 新生儿> 宝宝成长发育> 骨骼发育

骨骼发育

骨骼发育

骨骼发育

宝宝的骨骼发育良好不仅仅是先天的遗传更是后天的营养因素重要。谷歌发育不够好的话孩子就不够健壮。要想让孩子骨骼发育得更好日常生活中可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哦。

婴儿骨骼发育

1、选择母乳喂养:母乳中的钙质最容易吸收,因此吃母奶的孩子骨骼发育较好。而好的容貌与骨骼的发育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骨骼的发育决定脸形及体形。 哺育高品质母乳6—9个月以上的婴儿,双臂的力量可以把自己吊在一根横杆上,具有运动员的雏形;丰润的双颊能容纳更大量的氧气;挺直的鼻梁,使呼吸更为顺畅,这种优势终其一生都受用无穷。

2、注意饮食,适当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A、D、C和矿物质钙、铁、磷等是促进幼儿长高的重要成分。牛奶、蛋类、豆类、类、瘦肉等食品中含量丰富。

3、多运动、多晒太阳: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给骨骼组织输送更多的营养物质,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

4、宝宝爬坐交替:爬坐交替可满足宝宝不愿安静坐的习惯,又锻炼了胸腹腰背及四肢的肌肉,可促进骨骼的生长,为以后站立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爬坐交替是一项激烈的活动,消耗能量多,有助于食得多、睡眠好,从而促进身体良好的发育。

5、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爸妈要在平时注意幼儿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桌椅、床铺等等设施都要适合幼儿的身体发育状况,否则易导致幼儿出现驼背、佝偻等疾病。

6、骑童车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发育:骑童车,是幼儿锻炼身体的好方法,适当、科学的锻炼,可促进幼儿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但由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尚未完全完善,爸妈需特别注意别让孩子在骑车中受伤。

相关文章

骨骼发育关键时期

1、头颅骨发育:根据头围大小、前、后囟及骨缝闭合情况,来衡量颅骨的发育。

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前囟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在出生时约1.5—2cm,6个月变小,1—1.5岁时闭合。

后囟: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至迟于生后6—8周闭合。 颅骨缝:出生时尚分离,约于3—4个月时闭合。

囟门和骨缝的闭合反应颅骨骨化过程。

前囟检查在儿科临床很重要,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克汀病;前囟饱满常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前囟凹陷见于脱水、极度消瘦小儿。

2、脊柱的发育: 脊柱的增长反映脊椎骨的发育,出生后第一年脊柱增长较下肢快,1岁以后则落后于下肢的增长。

3个月会抬头,脊柱形成第一个弯曲(颈前凸);6个月会坐,脊柱形成第二个弯曲(胸后凸);1岁会走,脊柱形成第三个弯曲(腰前凸)。至6—7岁时韧带发育后,这些弯曲才固定。坐、立、行姿势不正及骨骼病变可引起脊柱发育异常或造成畸形。

骨化中心的发育:一般摄左手X线片了解腕部骨化中心情况以了解骨骼发育情况:正常婴儿在出生4—6个月出现2 个骨化中心(头骨及钩骨),3岁时出现4个骨化中心(三角骨、下桡骨骺);6岁时7个(月骨、大、小多角骨);8岁时9个(舟骨,下尺骨骺);10岁时出齐10个(豆状骨)。所以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其岁数加1。

患呆小病、生长激素缺乏症、肾小管酸中毒等时骨龄明显落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中枢性性早熟时骨骼发育过快,出现早熟。

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一般人长到17、18岁的时候,骨骼的生长便会变得缓慢,虽然自然长高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靠外力还是能够达到再长高的目的的。那么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是怎样的呢?

与身高相关的骨骼有头颅骨、脊柱骨和下肢的长骨三部分。

1、颅骨的发育

颅骨随着脑的发育而增长。颅骨发育优劣可用头围的大小、颅缝和囟门闭合的迟早等标准来衡量。

囟门在出生时过小或过早闭合,预示着宝宝的脑发育有问题;囟门过大、闭合延迟也可能是病理情况,都应请教儿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2、脊柱的发育

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脊柱的增长快于四肢。宝宝的动作发育应与脊柱的发育相适应,即宝宝2-3个月大时会抬头,6-7个月大时能独坐,8-9个月大时会爬,10-11个月大时能站立,12-16个月大时能走路。若没到相应的月龄,宝宝不宜过早地学坐、学站,以免引起脊柱的过度屈曲,这也将影响其身高。

3、长骨的发育

肢体长骨结构分骨干、骨骺和干骺端三个部分。在宝宝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骨的生长在长骨两端骨骺的骨化中心和软骨板内不断进行,从而使骨的长度逐渐增长,身高也随之增长。

骨骼发育不良怎么办

1、同床睡会导致斜颈:孩子和妈妈同床睡时,孩子会自然地长时间面向妈妈的一边入睡,这样可能会导致宝宝斜颈。长此以往,这种睡姿会使孩子的头、面部习惯性地向一侧倾斜,形成习惯性或姿势性斜颈(一侧脸大一侧脸小),俗称歪脖子。

势性斜颈一般都是由于不良睡姿、抱姿哺乳习惯或一些眼科异常影响形成。左右交替哺乳或平卧睡姿,一般情况下可自行缓解。但是如果发现宝宝在出生两周左右出现头面部总倾斜向一侧颈部,则需要警惕宝宝的一侧颈部是否有肿块,一旦有可以感触到的坚硬肿块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这种极有可能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2、牵手走导致肘脱臼:宝宝开始学走路了,如果爸妈总是牵一侧的手,或者太过用力,可能会导致孩子桡骨小头半脱位。

婴幼儿骨骼硬度差、弹性大。尤其两岁以下孩子刚学会走路,爸妈长时间单侧向上牵领走,孩子重心易发生偏移,这对骨骼发育不利。另外由于孩子肘部桡骨小头的环状韧带薄弱,也易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如果领的途中孩子突然跌倒还可能会脱臼。 爸妈领着孩子走的时候,最好左右手交换、轻轻领着孩子的小手。

3、早走路导致O型腿:有些爸妈把婴儿能够独立行走看成是可喜的开端,在宝宝还没有准备好时就早早地锻炼他站立、行走,这样可能会导致孩子O型腿和X型腿

过早地站立与行走会对婴儿的骨骼发育造成一定影响。由于儿童出生时骨骼正处于发育时期,没有完全钙化,包围在骨骼外面的是一圈软骨,孩子一岁以内就学着走,由于站立不稳,就会向内或向外用力,导致两边软骨发育不平衡,时间久了,容易影响腿部骨骼发育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即常见的O型腿和X型腿。爸妈要放松心态,孩子想走时拦都拦不住呢,所以不要心急。

4、坐时背部凸小包很正常:宝宝坐下时后背会凸起小鼓包,这是正常的椎骨的棘突,较瘦小的孩子更易显现。一周岁以内的幼儿,刚刚学会坐着,背部肌肉还不发达,所以坐起时很容易出现含胸、驼背,弯腰时后背会有一节一节的脊椎棘突隆起,这都是骨骼发育的正常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脊柱的发育,这些表现会慢慢消失,爸妈不用担心。

当骨骼发育不良的时候,常常会导致孩子的身高出现问题。在宝宝刚出世的时候,很多不良的习惯或者是家长没有照顾好,都会导致宝宝的骨骼发育不良,那么骨骼发育不良怎么办呢?

1、背脊突起

因新生儿身体较软,身体向前倾时,背脊较明显。不必担心,有时因小婴儿动来动去,背部好像有侧弯现象,其实绝大部分是正常的。

2、胸骨异常

胸骨尤其是在腹部上方左右的地方特别隆起,好像里面有什么东西把它推出来的,这都是软骨发育不均衡的关系,没什么大碍。至于轻度的鸡胸或漏斗胸不会防碍身体的发育,不必治疗,较严重的,则需观察到两岁以后,必要时手术矫正

3、歪脖子

这些是属于胎内压迫所造成,无需治疗。但颈部肌肉有肿块时,最好要作物理治疗,继续观察它是否会演变成真正的肌肉性斜颈,果真如此的话,就需在6个月到一岁左右接受手术治疗。

4、扳机指或拇指内收

新生儿的手指在刚出生时都是紧缩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松开,这时候有些家长会注意到小孩的拇指弯曲或内收。多揉几下或用力扳动时,手指也可能会直起,这种现象最好给医师看看,多给手指作运动,穿矫正手架,少部分须接受手术治疗。

5、佝偻病、O型腿或X型腿

这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生理现象,在开始学站或学走路时,此种情况会更明显。有些家长自作主张,晚上睡觉时,用布条将两腿绑在一起,希望能矫正它,实在无此必要。以上情形到两岁以后会逐渐改善。除非是“O”型腿特别严重,或两腿不对称,需照X光或抽血,以查出有无佝偻症,以接受进一步的治疗。至于小孩子学站时,两脚外旋(外八字),也算正常。

如何促进骨骼发育

从孩提时候开始,每个人都怀着长高的梦想,高高的男生伟岸英俊,高挑的女子亭亭玉立,通常我们身边很多人会抱怨自己的身高,那么如何促进骨骼发育呢?

1、健康饮食

营养是身体生长的首要因素,每天都要保证蛋白质和钙的摄入量,如鱼、、豆制品中都有优质的蛋白质,牛奶、海带、等是含钙、磷丰富的食物,另外记得多晒太阳,钙质才容易吸收。尽量少吃零食,如碳酸类的饮料,会使体内钙磷失调,尤其是青少年,千万要少喝。早餐一定要吃,早上多喝牛奶。

2、充足睡眠

科学证明,人的身体长高时间为每天晚上10点-2点之间,如果错过了这段时间,就不容易长高。

3、适量运动

足球、篮球这些有跳起动作的运动非常有助长高,青少年上学时候的广播体操伸展运动可以让身体伸展开来。不过注意的是要健康增高,不要运动过大,这样对身高没好处,适当为止。平常上班有空就伸展一下自己的身体,也有利于自己的身体。

4、值得指出的是,25岁之后基本就不会再长高了,因此不要相信增高产品之类,青少年过早服用激素也不利于身体的长高。因此,促进骨骼增长不可盲目。

骨骼发育吃什么好

1、饮食平衡:人体的生长,取决于所吃的食物质量。若想让宝宝长得高,各种营养素都要均衡。每天保证吃入食物的种类有10—15种,一定比一天只吃三五种获取的营养要丰富。

2、钙质充足:钙是骨骼成长的基础。骨骼得不到充足营养,当然无法正常生长,更别提高了。推荐爸妈给孩子多吃含钙较多的食物:奶制品、鸡蛋、鱼类、贝类、豆腐及豆类等。食物中含有维生素D、维生素C、乳糖等都有助于钙的吸收利用。建议1—2岁的宝宝,每日喝牛奶400—500毫升。

3、蛋白质天天有:生长发育期的宝宝,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比成人高得多,如供给不足便会影响长高。此外,胶原蛋白和黏蛋白也是构成骨骼的有机成分。爸妈可以多给孩子吃鸡肉、牛肉、鱼虾肉、鸡蛋、牛奶、豆腐都富含蛋白质。

4、铁、锌、铜不可少:缺锌的宝宝,见什么都没食欲。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物质,铜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催化剂。食物中供给铁、铜若是不足,必然使血红蛋白合成受阻,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免疫功能等均会受到影响,宝宝可能经常生病。

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肝脏、牛肉、羊肉、蛋黄、鱼、红小豆、菠菜。

含锌丰富的食物:动物肝脏。

含铜丰富的食物:猪肝、猪血、虾、蟹、贝类。

5、新鲜蔬果不可缺:新鲜的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C能使宝宝具有正常的抵抗力。

蔬菜类:白菜、胡萝卜、黄瓜、青椒、莴笋、番茄。

水果类:橘子香蕉、苹果、葡萄、桃、杏、西瓜

相关百科推荐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热门文章推荐

    • 怀孕21周

      怀孕二十一周,恭喜各位妈妈,艰辛的怀孕过程已经过去一半了。怀孕第21周时,胎儿发育的更加完善了,妈妈们这时候孕期保健要做好,对日后的生产有很大帮助。这一周的营养也同样很重要。本文给大家详细介绍了怀孕21周胎儿的发育情况、怀孕21周孕妇的身体变化、怀孕21周准爸爸注意事项、

    • 宝宝1岁2月

      宝宝1岁2个月一般开始学走路,可以扶着家里的家具一步步的走起来了,虽然走得不稳,爸妈不要急哦,1岁2个月的宝宝虽然不愿意开口说话,但是可以有意的听懂爸爸妈妈的一些词了,仔细观察宝宝的成长变化,心里别提多开心呢。

    • 手脚冰凉

       冬季到了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一想到冬季的寒冷就害怕。那么手脚冰凉到底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