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带娃去广场,看到几个四、五岁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孩子们玩着玩着就闹起了情绪,有一个小女孩对旁边的小伙伴说:“我不跟你玩了,再也
不跟你好
了。”
没有想到,旁边的男孩听完这句话
立刻哭
了起来,一脸讨好地跑到那位小女孩的面前说,你想要什么,我把玩具都给你。看起来只要小女孩答应和自己玩,他可以把自己手里所有的玩具都送给人家。
01、“我不跟你玩了”,孩子“自卑感顿现”
“我不和你玩了
”,这句话对于孩子的
打击是很大
的,宝宝可能不怕父母的批评和斥责,最怕的就是身边的小伙伴说:我不跟你玩了。
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小朋友随口说出的这句话,会对娃会产生
很大的影响。
群里几位宝妈说起这个话题才发现,是很多孩子最怕的一句话了。
有一位妈妈说,自己家孩子和邻居的小姐姐一起玩时,邻居家小女孩
稍有不满意
,就会用这句
我不和你玩了
来威胁自己家的娃。没有想到自己家的宝宝会乖乖小姐姐的话,还会和人家说对不起,这都已经
是常事了
。
两个孩子经常在一起玩,大人也没有察觉,这句不和你玩了,是什么时候开始说的。
02、为什么怕小伙伴们不跟自己玩了呢?
因为孩子到了人际交往的
敏感时期
。
2-5岁
是小宝宝人际交往的敏感阶段,这个时期,孩子想和小伙伴儿一起玩的需求很强烈。这是内在的驱使,宝宝会不断地重复人际交往的过程。
宝宝从
一对一
和小朋友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再到寻找志趣相投的小伙伴,会产生
相互依恋
的感情。开始可能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最后只会选择一两个小伙伴交往。孩子自己经历了
人际交往
的全部过程,而这种与人交往的行为也是
与生俱来
的。
和小伙伴们
一起玩耍
,是这个年龄阶段
孩子的刚需
。能不能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会成为孩子们群体中的
硬通货
。也就是说,孩子们都会有攀比的现象,能够和别人玩的意义不只是单纯地一起玩耍。
小宝宝开始从朋友们身上
寻找认同感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慢慢看重家长对自己的评价,从而也会过渡到
非常重视
,还有小伙伴们和老师的评价。孩子
非常在意
有没有人和自己一起玩,这也代表着自己在同龄人中
是否受欢迎
。
如果别的小朋友都不和自己一起玩,宝宝会觉得自己身上有问题,也容易
患得患失
。所以,会拿出自己的玩具吃的,用最大的
真诚度
,来请小伙伴和自己一起玩。
有的宝宝掌握了这个秘密之后,就会试图控制别的小朋友,也会利用这句话来建立起自己的权威。
“
我不跟你玩
了!”
“大家
也别和他
一起玩!”
”把你的玩具和吃的都带过来,
就和你玩
!”
“……”
这些听起来是
童言无忌
的话语,
实际上
,这是孩子世界中的
江湖
。害怕别人不和自己玩的孩子,在这个江湖中的地位很弱。如果孩子这个阶段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让娃形成
讨好型人格
。
讨好型
人格
是什么?就是无论在什么人面前,都下意识地去想
讨好别人
。不知不觉想去做一个讨喜的人,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无法成为真正的自己,而孩子在自己决定做事情的时候,也非常在意
别人的看法
。总是会被这种思想而
束缚,
可能无法决定自己的人生,这样的孩子会
非常累
。
父母的
鼓励和引导
,作为宝宝坚强的后盾是
很重要
的,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和人际交往能力,尤其是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
03、当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如何引导呢?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他不想和你玩
就算了
,咱们可以去找别的小朋友玩耍,或者是自己玩。
还有的家长会带着孩子去找那个小朋友,告诉小宝宝们要一起公平
开心的玩耍
。
还有一种家长觉得大人
不要干涉
孩子的事情。让小宝宝自己去处理就可以了。
父母应该问孩子,你想和这个小朋友一起玩吗?如果还想继续和他一起玩耍,就自己想办法。去让他愿意和你一起玩,如果不想和他一起玩了,就去找别的小朋友玩。不要在意别人说什么,主要要看自己是怎么想的,家长应该把
主动权
交到孩子的手中,让宝宝拥有对自己的
控制权
。
首先
,自己想和别人一起玩,就要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法。
其次,
如果孩子不想和对方一起玩了,却被对方这句
我不跟你玩
的话语所威胁,从而变得患得患失。就没有必要去和他一起玩耍了,不需要太在乎别人的想法,只要自己觉得好就行了。
小辫子妈有话说: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而简单的,大人可以
不去干预
得太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掌控内心,这是非常重要的。让宝宝获得自己想要的控制权,
不要患得患失
,变成讨好型人格,这样孩子才能够过的
开心快乐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