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就是家里的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呢”,但即使是这样小心翼翼,也难免会出岔子。
我隔壁小区就出现了这样一件惊险的事情。
一个两岁的男孩不小心吞下异物引发窒息,送到医院时,孩子的一张小脸已经变成了紫青色。医生怒斥:“谁看的孩子,再晚来两分钟,孩子就没法救了!”丈夫当场将妻子一脚踹翻在地,婆婆甚至扇了媳妇好几个耳光。
这位孩子的母亲叫小芳,是个90后的年轻妈妈,自从生下孩子就一直在家看孩子。那天下午三点,孩子刚刚开始午睡。小芳和以前的闺蜜视频,被批评:蓬头垢面,像个黄脸婆。于是她坐不住了,想着平时孩子一睡都是两个钟头,几乎没有例外。于是打算趁着孩子睡觉,到楼下的美发屋做个发型。
等她头发做的差不多了,估摸着时间孩子也快醒了。她顶着美美的发型,心情愉快地回到家。一开门发现孩子睡在地上,两只眼睛微微闭着,小脸憋得通红,同时,身体还在不住颤抖。
小芳吓得又哭又喊,不知所措,也不知道孩子究竟是怎么了!直到看到孩子手上捏着的小纽扣,才猜测孩子是不小心吞了扣子,赶紧送到医院。
医生给孩子做了CT,一个小纽扣正卡在孩子的食道和气管的位置。当时立刻给孩子做了手术。
当孩子的父亲和奶奶得知消息后,对小芳又打又骂,一家人在医院闹得不可开交。小芳也是悔恨不已,扬言要一头撞死为孩子陪命。孩子的父亲说:“孩子最重要,他要是有任何闪失,你就是死一万次,有什么用!”
同样是孩子误吞异物造成窒息,很多孩子真的就这样失去了生命,给一个家庭带去了无尽的悲痛,也给孩子的监护人留下了永久的心理阴影。相比之下,小芳一家已经非常幸运了。
孩子几乎承载了一个家庭所有的快乐和希望,就是平时有个小病小痛,一家人都会焦头烂额,何况是危及到生命的大事呢!
照顾孩子并非大学问,几乎是父母亲的本能,可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些经验教训,来为孩子提供更加安全稳妥的成长环境。
一、
我们可以使用有防护措施和安全功能的家电
因为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因此必须使用规范及有断电保护装置的家用电器。比如夏天的风扇,冬天的取暖器等。最好选取一些能隔断危险区域带有防护壳的产品,并且选用电器要具备一旦出现不正常势态可以自我断电的功能。家里位置较低的插座一定要使用保护套。
二、
小物品零件及药品随时收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幼小的孩子往往都有旺盛的探索欲。一切能够被孩子塞到鼻孔耳朵孔以及嘴巴里的东西,几乎都是危险品。为了避免妈妈们有时候忙其他没有盯住孩子而发生危险,这些东西最好统统不要出现在孩子面前。比如:小型电池、螺丝钉、钥匙、弹珠、纽扣以及上文中的硬币等。
三、
不要让孩子碰触尖锐物品及带锐利边缘的装饰品
尖锐物品在孩子手中,即使不伤害自己也很容易伤害到别人,因此,这类物品最好不要出现在家里。如果是生活的必须品,比如:铁制的筷子,叉子等,要避免落在孩子手中。在孩子懵懂之初,需要大人们时时刻刻用心的呵护,并且要在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教会孩子对安全的认知,从而避免危险。愿每个天使在人间能平安幸福的长大!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