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爬到站,再到走、到跑,每一个学龄前的宝宝都逃不开「跌跌撞撞摔跟头」的命运。
他们站着站着就会撞到身边的沙发,他们走着走着就会一屁股坐下,他们甚至跑着跑着……自己的左腿会被自己的右腿绊倒。
很多家长也因此产生困惑:娃摔倒了,我到底要不要去赶紧扶起来呢?
立马冲上前,怕惯坏了娃;不管 TA 吧,又担心让娃没了安全感。今天我们就请来心理学专家叶壮老师,跟大家唠一唠这个问题。
如果假装宝宝撞了头
他们会……
在回答孩子跌倒到底要不要扶之前,咱们先来看个视频:
视频来源:又又妈妈提供
诸如此类的视频还挺多,不少爸妈都拿着娃「测试」,基本上十个娃八个哭。
大人们都哭笑不得:「这些小家伙,年纪不大就是个小戏精了!」
其实还真不是戏精,宝宝很大程度上都是「学来的」!
也许你会说,我可没教过孩子这些啊。其实不用刻意「教」,聪明的小宝贝,靠着日常生活的经验和观察,早就学会了。
图片来源:giphy
怎么学?主要靠下面这三招,我们接着唠唠。
1
基于「社会性参照」做出哭的决定
如何理解「社会性参照」呢?通俗点说就是「察言观色」。
宝宝大约在 8、9 个月的时候,就已经进化出这项「技能」,是不是比你想像的要早得多?
从这个年纪开始,当孩子碰到什么自己处理不了的棘手难题时,就会依靠周边其他人的表情、情绪、行为作为线索,决定自己该怎么办。
当爸爸妈妈莫名其妙地开始着急,宝宝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个时候首选解决方案之一,就是社会性参照。
宝宝们会参考周围其他人,尤其是爸爸妈妈的反应,再选择自己「匹配」的反应。
当爸爸妈妈出现「担心」「着急」的紧张状态,宝宝心里一琢磨:
怎么了怎么了?妈妈为何这么紧张?还摸我的头?不管了,先哭了再说!
图片来源:giphy
2
依托于「心智理论」的归因能力
直白点说,就是「揣测」大人的意图。也就是分析他人想要什么、期待什么的能力。
宝宝会根据大人的行为去思考:「妈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在期待我(宝宝)有什么反应」。
当大人像视频中那样,做出了宝宝意料之外的反应,宝宝就会快速评估,大人这么做的用意何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自然会作出不一样的评估,并给出不一样的反应。
小宝宝对爸爸妈妈是具有 100% 的信任,他们会把大人的这种行为理解成:
一定是因为我磕到头了,所以妈妈才这么紧张。只是我还没有感觉到。哭!我好痛!
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儿童,他们的心智逐渐成熟,面对父母突然的意外反应,就不会再哭了,因为他们知道:
我爸一定是因为想逗我玩、骗我哭,所以才会这样。幼稚!不理他!
图片来源:giphy
3
长期养成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无论是「察言观色」还是「揣测」,都是人类幼崽不断进化的自然结果。
真正把「咚咚声」「大人着急」「孩子大哭」建立关联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养成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所谓「操作性条件反射」,就是通过正强化或负强化,增加动物以及人类某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从而获取想要的结果。
孩子磕了碰了开始哭泣,妈妈注意到,边担心边安抚。这些充满爱意的呵护作为一种强化,有效的迎合了孩子身心上的需求。
长此以往,在孩子心中就逐渐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和循环:
跌倒 -- 妈妈担心 -- 妈妈关怀和拥抱 -- 宝宝哭 / 宝宝紧张。
这个关联,造成了不少家庭里很有意思的一幕:孩子摔跤后先不哭,忍着泪爬到、走到妈妈旁边,突然一屁股坐下嚎啕大哭。
孩子心里清楚,哭本身,是不能缓解痛苦、解决问题的,但可以得到妈妈的关注!
宝宝如果真的摔倒了
家长应该怎么办?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基于前面的三点不难发现:孩子的行为和态度,很大程度上,都是被家长日常生活中的反馈所塑造的。
视频中,宝宝们并没有撞到头,却会因为爸爸妈妈的「紧张」而嚎啕大哭。
日常生活中若是真的摔倒,通常也会有 1、2 秒钟的空白时间进行缓冲。如果这时候家长立马惊呼、扶起,宝宝就会通过反复观察揣测,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
好可怕!我摔倒了,一定很痛!我要哭!
所以如果娃真的跌倒摔跤了,在确保没有受伤、没有受到过度惊吓的情况下,爸爸妈妈们只需保持以下两个基本的原则就足够了!
01 及时觉察
家长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及时觉察,要让宝宝知道「爸爸妈妈看到你摔倒了,我们会保障事情不走向失控」。
图片来源:giphy
不少年轻的爸妈,在阅读了各种各样的育儿文章后都明白,孩子跌倒了不要马上扶。
但同时却忽略了一点,大人可以不主动上去扶他,但不要为了锻炼孩子,故意装作没看见。
如果坚决不扶、装作没看见,可能会让宝宝进入非常不安全的状态。宝宝会想办法「重新建立联结」,比如通过更崩溃的哭声。
如果长期没有效果,那么他就会放弃,形成过度好强、冷漠的性格——拒绝别人帮助,也不主动帮助别人。
宝宝摔了跤、撞了头,爸爸妈妈可以轻快地问一句「你还好吗?」
类似的话是要表明两个态度:
摔跤很正常,我并不会因此生气或责备;摔跤不可怕,如果需要安慰和照顾,我都在这里。
02 适度反馈
及时觉察后,适度的反馈也很重要。
图片来源:giphy
所谓「适度」的一个基本评估标准,就是家长有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和孩子进行「同步互动」(interactional synchrony)。
换句话说就是,家长要让自己和宝宝的情绪,保持匹配。但很多时候,家长常常做不到。
有时候,娃跌倒之后没痛也没哭,但大人的过度关注和干预,却先来了,吓得娃嚎啕大哭。咱们前文的视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样会让宝宝感到非常困惑,反而不利于让娃的安全感与安全意识得到有效培养。
有时候,家长如果太强调愤怒「你怎么又磕了!说了多少遍了!」,或者太强调恐慌「我看看我看看!哎呀这磕坏了以后可怎么办啊!」。
可能会令宝宝过度谨慎,越来越不敢参与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互动。
还比如有的家长,尤其是老人,看到娃摔了上来就会「打地板」「地板坏坏」。
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养成,孩子遭遇挫折时就会大发脾气,责怪他人或物品,不能从经验中总结教训、评估风险。
图片来源:giphy
孩子长大的路上,难免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只要不是安全事故,爸爸妈妈长期良好、适度的反馈,能让孩子的安全感充盈。
反之,则完全有可能造成比磕磕碰碰本身更大的问题。
审核专家 邓欣媚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策划:自燃月
排版:雲成章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