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份问卷调查中显示,如今在带娃的主力军中,姥姥的比例占据了40%,而奶奶的比例只有14%。这其中26%的差距让人有些难以相信,但如果观察身边的现状,便会发现确实如此,越来越多的姥姥加入了带娃大军中,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李先生的孩子出生后一直都是由姥姥照看,直到孩子上了幼儿园,姥姥才不由地松了一口气,至少三年时间可以稍微轻松一点。
毕竟带孩子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更是如此。
好在孩子一天天长大,如今李先生的孩子已经10岁了,在他的记忆里,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和姥姥一起度过,自然和姥姥的感情也最为深厚。
对于从来没有照顾过他的奶奶,在他的记忆里印象则非常模糊。
然而前段时间奶奶却突然出现了,听到爸爸说奶奶的身体最近不太好,以后将要和他们一起住时,孩子不由得有些疑问:
“为什么我们不把姥姥接过来呢?”
李先生也许没想到孩子会这么问,于是并没有多想回答他:
“奶奶才是我们家里的主人。”
这样的回答显然让孩子有些不乐意:
“凭啥一直都是姥姥带我,却让奶奶现在享福呢?”
这让李先生哑口无言,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和孩子解释,确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奶奶几乎没有出现过,现在却突然出现在家里让他们养老。
这对于和姥姥感情深厚的孩子来说,无法理解也在情理之中。
这样的现象其实不止在李先生家出现,在我们身边很多家庭中同样也是如此。
为什么奶奶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截胡式养老”呢?
传统思想的影响
在老一辈的想法中,往往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所以奶奶会认为自己生了儿子,理应由儿子承担自己的养老义务。
哪怕他们从来没有为孩子的小家庭考虑,在自己需要养老的时候,也会第1个想到儿子。
带孙子不是义务
很多奶奶会说法律上并没有规定自己有带孙子的义务,所以在孙子年幼的时候也不会伸出援手,这在她们看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但是法律上明确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所以在他们年老需要子女的时候,便会心安理得地去享受自己的权利。
只是这对于孙辈和媳妇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事实,因为法律上同样也没有规定儿媳有赡养婆婆的义务,所以很容易造成家庭矛盾。
对于孙辈来说,因为从小和奶奶的关系就比较疏远,自然也对奶奶年老后需要自己父母赡养表示难以理解和接受。
如果家庭中出现“截胡式养老”,父母应该怎么做?
百善孝为先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保持一致性,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孝顺老人。
不要在孩子面前强调重男轻女,因为这很有可能误导孩子,让孩子对从小照顾他们的长辈尊敬有加,对那些没有照顾过他们的长辈爱答不理。
对于孩子而言,不管是姥姥还是奶奶,不管从小有没有带过他们,都是应该值得尊敬的长辈。
所以对于长辈应该有着足够的尊重,不应该有亲疏远近之分。
以身作则
很多家庭中都存在婆媳矛盾,不管起因是什么,都会导致婆婆和媳妇之间难以正常的相处,甚至有可能会针锋相对。
如果孩子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么他们也会有样学样,很难对老人做到一视同仁,而是会有明显的区别对待。
所以不管如何父母都应该在孩子面前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毕竟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老去。
如果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就受到了负面的影响,那么当父母老去之后,他们自然也不懂得如何孝敬父母,最终吃苦的还是父母自己。
不以任何条件为前提
即便不是奶奶或者姥姥,即便只是马路上的一个陌生老人,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相信很多人也会伸出援助之手。
这样才是真正的尊老爱幼,不以任何利益和条件为前提,而孩子恰恰就应该做到这一点。
如果把孝敬老人和各种前提条件相挂钩,那么这样的一份孝心显然就是不纯粹的。
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不利的,很容易让孩子变得唯利是图,做任何事情都要衡量权利和收获,从而让他们失去初心。
结语
当然对于老人来说,如果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比如退休后时间充足,身体条件尚好,那么在子女需要帮助的时候,不妨伸出手去拉他们一把。
所谓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
,我们相信人与人之间都是以心换心的,当彼此都真心地为对方付出时,家庭自然能够更加和谐,孩子也能够更好的成长。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