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父人母的你或多或少都有以下这些烦恼,宝宝哭了要不要哄?总是抱着宝宝,会不会惯坏他?妈妈要不要和宝宝一起睡等等。在宝宝三岁之前,这些育儿问题你都可能遇到,但是具体该怎么解决呢?别着急,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让大家学会科学育儿!
能 顺产千万别 剖腹产对于育儿来说,是一个系统性的知识,我们从七个方面的角度来阐述如何带娃,希望对各位父母家长有所帮助。我们先来讲第一个方面,让分娩成为情感纽带,科学育儿的关键就是和宝宝建立亲密关系,而亲密关系的建立从分娩那一刻就开始了。分娩不仅仅是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生理过程,还是尽早与宝宝建立亲密关系的情感纽带。因此父母要充分做好分娩前后的准备,比如分娩前要了解分娩常识、做好产妇的心理安抚、学习给宝宝喂奶的方法、准备宝宝的衣物等等。
除此之外,产妇应该尽量避免剖腹产,选择顺产。因为剖腹产后妈妈会把原本关注宝宝的精力转移到自我疗伤上,这样不利于亲密关系的建立,而且顺产是妈妈和宝宝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也会让妈妈对宝宝有更多的好感。不过一提到顺产还是有很多准妈妈会有些害怕,根据某权威妇产科医生的总结,想安全顺产把握10个要点就可以了,一是选择合适的接生医生;二是选择温馨轻松的分娩环境;三是雇佣专业的分娩教练;四是怀孕期间多活动;五是别采用仰卧的姿势分娩;六是尝试各种分娩姿势;七是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八是慎用麻醉剂;九是避免做会阴侧切;十是做好分娩计划。
这10个要点虽然最大程度地创造了顺产的条件,但是目前在国内并不容易全部实现。比如选择合适的接生医生,对于我国现有的医疗条件和医院的运作机制来说,并不是每一位产妇都有这个机会。至于选择温馨轻松的分娩环境,在床位紧张的情况下更不容易满足这个要求。不过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人文医学常识的增加,情况正在好转。比如雇佣专业分娩教练的做法,虽然在国内并不容易做到,但是很多人通过邀请产妇的妈妈或者婆婆,甚至是有生产经验的朋友来担任分娩教练角色,也有利于安全顺产。会阴侧切的方法现在也被医院禁止使用了。
分娩以后和宝宝建立亲密关系的敏感期就到来了,在这段时间父母和宝宝亲密相处的方式,比如可以让宝宝的肚子贴着妈妈的肚子、脸蛋贴着妈妈的乳房,并帮助宝宝吸食母乳。父母还要温柔的抚摸宝宝和宝宝说话等等,因为宝宝刚刚从子宫来到这个世界,还不适应外部环境。在宝宝和妈妈的亲密相处中,妈妈的体温、呼吸节奏与子宫里的环境很相似,可以帮助宝宝从紧张情绪中平静下来,从而促进亲密关系的建立。
父母要学会分析宝宝的哭声宝宝出生后,父母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要了解宝宝每时每刻的不同需要,这就需要父母掌握宝宝哭声中的学问,这也是科学育儿的第二个重要方面。对于如何回应宝宝的哭声,人们的看法并不统一。有人认为宝宝哭的时候不能立即抱他,理由是这会让宝宝养成好哭的坏习惯。实际上哭是宝宝和外界沟通表达自我需要的主要方式,如果父母故意不回应宝宝的哭声,可以想象宝宝内心该是多么灰心丧气。随着父母及时回应宝宝哭声次数的增加,父母和宝宝的互相了解就越来越深,配合的也会更加默契,亲密关系也会逐步加强。
宝宝哭声中的学问有很多,比如说有的家庭为了让妈妈好好休息,宝宝出生后就被抱到其他房间,要喂奶了再抱回妈妈身边,因此妈妈很难听到宝宝的哭声。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因为宝宝的哭声会刺激妈妈体内的激素反应,促进乳汁分泌,母子之间就会达到一种生物学上的同步。如果把妈妈和宝宝分离,不但会影响母子生物学上的同步,还会阻断母子俩的亲密关系。
生活中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宝宝的一些特殊哭声,比如有些两周左右的宝宝会突然发出刺耳的啼哭声,同时他们的手脚僵直,弓起背、握紧拳头,而且无论父母怎么哄宝宝,仍旧不能停止哭闹,直到最后精疲力尽睡着了,有这种情况的宝宝很可能是肠痉挛了。也有宝宝会发出连续短促的疾哭,同时嘴唇发紫出气很费劲,有时候还有发烧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宝宝可能患上了肺炎,需要马上到医院诊疗。还有宝宝出现连续短促的哭声,声音不大,但是带着紧迫感好像透不过气来,而且有痛苦挣扎的表情,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宝宝窒息缺氧了。怎么样?宝宝哭声中的学问还是挺多的。那么宝宝哭了,家长应该怎么哄呢?
想带娃,把宝宝贴在身上吧接下来我们说说带娃的第3个方面,关于如何抱宝宝的,那就是把宝宝贴在身上。有了宝宝以后,很多父母发现属于自己的时间一下子变少了,尤其对于妈妈来说,自己要么照看宝宝,要么去忙其他事情,似乎经常处于两难境地。不用着急,把宝宝贴在身上的办法,可以让父母们缓解一下这方面的焦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在国外有一个妻子叫“玛莎”,作为8个孩子的母亲,玛莎光是带自己的孩子就已经够忙的了,但她同时还有一份哺乳顾问的工作,而且还要经常出去讲授相关课程。我们可以想象这位妈妈的时间得多么紧张,但是把宝宝贴在身上的方法帮助了她。
有一次玛莎有一场必须要去讲授的课程,但要命的是当时只有6个月大的宝宝玛修生病了,于是玛莎就用背带背着玛修,在讲台上面对着台下150名儿科医生讲完了约定的课程。课程结束后,现场一位医生走过来对她说,你做的比你说的更让人印象深刻。这种方法是国外一位育儿专家在一次国际育儿会议上发现的,他看到两位来自赞比亚的妈妈用背带把宝宝贴在身上,这些宝宝们要么在睡觉、要么在玩,看起来都无比满足。这位育儿专家就问她们为什么这么做?妈妈们回答说,因为这样对宝宝好,也让她们感到轻松,这正是亲密关系的体现。经常贴在妈妈身上,有更多时间和妈妈在一起的宝宝会更加快乐、哭声更少、独立能力更强,因为宝宝把哭闹的精力用在了成长上,所以他们的发育也会更好,妈妈和宝宝之间的关系也更紧密。
当然把宝宝贴在身上的好处还远不止这些。这样做不但会促进宝宝生活的规律性,有助于宝宝调节四肢运动,还能提高宝宝的学习能力。这些贴在父母身上的宝宝投入与外界交流中的时间更多,经常处于一种自然而然的学习状态,所以这些宝宝的发育当然会更好。
母乳喂养好处多多新生的宝宝除了吃就是睡,那么科学带娃的第4个方面,就是用母乳哺育宝宝。现在仍然有人热衷于奶粉喂养,把母乳喂养简单的视为给宝宝喂饭,但其实母乳喂养远不是给宝宝喂饭,让宝宝填饱肚子这么简单。首先母乳远比配方奶粉、米粉等人工产品更适合宝宝。母乳中含有宝宝成长必需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这些营养成分的搭配会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自动调节比例,这是任何人工合成产品无法做到的。有研究显示,吃母乳时间越长,孩子的智商优势就越明显。除此之外,母乳中含有400多种配方奶粉中没有的营养成分,比如母乳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这是一种抗感染的蛋白质。在宝宝身体的防卫系统发育成熟前,他们就是天然的抗生素,能保护宝宝的健康,因此母乳又被誉为宝宝最好的预防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宝宝在吃奶的时候会经常含着乳头睡着?这是因为母乳中有催眠成分,所以宝宝在吸吮时经常会喝着喝着就睡着了。母乳的这种功效,人工合成的产品也只能是望而兴叹了。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好处大家很容易理解,但是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母乳喂养对妈妈也好处多多。比如说宝宝的吸吮会让妈妈的身体产生泌乳素和催产素,这些激素有镇定的作用,因此妈妈也能更快入睡,得到更好的休息。而且宝宝的每一次吮吸还会刺激妈妈的子宫收缩,帮助妈妈恢复身材。除此之外,哺乳还能降低妈妈患乳腺癌的几率。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母乳喂养的好处是很多,但也不能一直喂下去,什么时候断奶合适呢?关于给宝宝断奶的方面,首先注意一点,不要给宝宝过早断奶,母乳喂养并不会助长孩子依赖性。延长母乳喂养时间的宝宝,因为有更强的安全感反而更加独立。具体什么时候给宝宝断奶呢?一般是在宝宝9个月到三岁半之间都可以进行断奶,当然具体情况要看宝宝对喝母乳的需求是否已经消失,不过母乳喂养也不是绝对安全可靠,它可能会引起宝宝过敏。
通常来说妈妈吃下的食物在两小时后就会进入乳汁,如果食物中有让宝宝过敏的成分,宝宝就会感觉不舒服。比如妈妈吃了能导致宝宝肠痉挛的食物,24小时内宝宝就会闹肚子。所以当宝宝不舒服时,父母首先要排除引发宝宝过敏性反应的食物。具体来说,第1步把有可能造成宝宝不舒服的食物写下来,并列出宝宝的不适症状,整理出一个可疑食物和宝宝症状的清单。第2步使用排除法,在食谱中逐一去掉可疑食物,坚持10~14天,同时注意观察宝宝的症状是否缓解。第3步,如果宝宝的不良症状缓解,可以再试着吃一次某些可疑的食物,通过宝宝的反应来确定这些食物是否是罪魁祸首。当然如果妈妈十分确定是哪些食物导致宝宝不舒服,近期就直接避免再次食用。
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除了宝宝过敏这种不安全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很多妈妈也不得不面对。那就是在哺乳期,妈妈可能因为偶尔生病需要吃药,妈妈吃药的药物就会进入乳汁,影响宝宝的健康。那么妈妈如何在哺乳期间安全用药呢?首先,妈妈能不吃药就别吃药,而是通过多休息、多喝水等措施,增强身体抵抗力。其次,如果妈妈必须吃药,就要调整喂奶与服药的时间,大多数药物在服药后1~3个小时内在血液内达到浓度最高值,但在6个小时后就差不多能完全被吸收并分解了。所以妈妈最好在吃药前给宝宝喂一次奶,再用容器储存一些乳汁备用,然后再吃药。在下次喂宝宝吃奶前先挤出宝宝一顿餐量的奶倒掉,防止这部分乳汁中有药物残留。
如何应对宝宝的睡眠?说完了吃,我们再来聊聊睡。这也是科学育儿的第5个方面。很多人对妈妈是否应该和宝宝一起睡觉一直很纠结,甚至有人坚持把宝宝放进婴儿床睡觉,认为这有助于培养宝宝的独立性,但这其实是错误的。其实对于宝宝是否需要和妈妈一起睡的问题,判断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宝宝和妈妈是否都能舒服的入睡。无论宝宝还是妈妈,如果入睡困难,最终都会影响亲密育儿活动。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科学育儿好像就要求父母必须整天围着宝宝转,这岂不是等于对宝宝百依百顺了吗?宝宝要什么就给什么,会不会把宝宝宠坏?
不完美是对宝宝的历练先别着急,这就是我要说的第6个方面,把握平衡与界限。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天我的妻子大发脾气说,我连洗澡的时间都没有,小家伙总是离不开我。这种情况大多数新手妈妈都可能遇到。不过如果妈妈真的刻意满足宝宝的一切需求,对宝宝百依百顺,最终会因为疲惫不堪大发脾气,这对于宝宝的成长反而不利。对此妈妈要学会适当拒绝宝宝,怎么拒绝呢?
其实婴儿期的宝宝特别希望妈妈能一直陪伴他,这时妈妈可以让爸爸或者其他人适当参与照看宝宝,这就是妈妈对宝宝的一种拒绝方式了,这会让妈妈有一定时间休息,以便恢复精力。妈妈对宝宝的这种适当拒绝,其实就是把握平衡与界限,既不过分迁就宝宝,又能照顾妈妈的需要。再比如说妈妈偶尔喂奶不及时,父母偶尔没有及时给孩子换尿布等等。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也无需过分自责,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才能慢慢学会应对父母的疏忽和失误,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因为孩子们迟早要面对世界给予的打击,正是父母的不完美,或者叫做父母对平衡与界限育儿原则的把控,才能让宝宝有机会去适应外部的挫折。相反,那些过于追求完美、从不犯错的父母们,却破坏了把握平衡与界限的原则,剥夺了婴儿的成长机会。
理智学习育儿知识除了要掌握平衡和界限之外,父母还要学会分辨各类育儿建议,这是科学育儿的第7个重要方面。新手父母因为缺乏育儿经验,面对刚出生的宝宝,总会有一种战战兢兢的感觉,所以他们迫切需要从外界吸收经验,这时父母就要学会如何筛选科学的育儿建议。某位女明星曾经在微博中说,自己生第1个孩子时,因为相信所谓哭声免疫法,任由女儿撕心裂肺的哭,自己流着泪,也应着心肠不抱女儿。后来每当想起这些这位女明星就懊悔万分。
其实生活中类似的建议还有很多,比如一岁以后就不能再喂奶了,别总抱着他,你会宠坏他等等。在听信他人的育儿建议前,妈妈一定要先用自己的直觉衡量一下,比如那位明星妈妈,当宝宝因为想被抱而哭喊的时候,他应该顺从自己的母性直觉,马上把宝宝抱起来,而不是强忍着自己母性冲动,对一个错误建议不加衡量。实际上宝宝在哭闹时得不到回应,需要拥抱,却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对环境、对母亲失去信任,被无助感包围。对于宝宝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心理伤害,而且想抱孩子却不能抱的情况,也会让妈妈产生一种宝宝被夺走的恐慌与愤怒感,最终影响亲密关系。
当然也有些人提出了反对意见,比如生活中也有一些妈妈不会照顾宝宝,甚至遗弃宝宝,要是他们用直觉去衡量育儿方法根本不靠谱,这其实是对母性的一种误解。因为妈妈的直觉只有在他们感到完全安全的情况才能充分发挥出来。那些妈妈之所以不会照顾宝宝,除了自身因素,比如有某种心理障碍、性格缺陷等,还与自己的生活环境有关,比如和婆婆怄气、和老公吵架,甚至怀疑老公出轨等。所以当宝宝出生后,全体家庭成员,尤其是爸爸,应该全力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妈妈全身心的投入育儿中。
看到这里很多父母会觉得科学育儿太费时间了,坦率的说,科学育儿注定要父母花更多的时间在宝宝身上,但并非苦海无边。从长远看这还是最轻松的方法,不但会让宝宝情绪更加稳定、独立性更强,宝宝常见的一些疾病,如发烧、肠痉挛等发生的几率也会降低,而且还能促进宝宝的发育,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成长、发育和与外界互动上。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如果家长朋友们做到了,那么我相信,您一定能让您的宝宝健康、茁壮的成长、成材!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