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Gloria
太令人心疼了。
《小舍得》里懂事的学霸子悠,被妈妈逼得“生病了”。
他幻想出一个叫大龙的孩子。
跟着“大龙”,他在考场上撕了试卷,踢翻桌子;
回到家,他又在饭桌上和“大龙”聊天,“自言自语”再也不考试了。
父母赶紧把他送到医院。
田雨岚想不到,她自以为的爱,成了伤害孩子最大的“碍”。
教育家布鲁尔曾说:
“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
遗憾的是,太多的父母,在爱孩子的路上,把爱变成了伤害。
尤其是把这四种“口头禅”挂在嘴边的父母。
“都是为了你好“像田雨岚这样的妈妈并不少。
她们总是恨铁不成钢地希望把孩子培养得更优秀。
令人心疼的是,他们不知道用力过猛的“为你好”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就像我的表弟。
高考,表弟报考艺术,他爸硬是冲到学校,把专业改成了经济。
表弟躲在房间里哭,他爸在门外训:
“学艺术能干点啥,学经济做生意当老板赚大钱啊,我这都是为你好。”
大四,他爸让他考公务员,他拒绝。
他爸一脸嫌弃:“我都是为你考虑,当上官,身份地位什么都有。”
后来,考公务员失败,他爸要求他创业,想好了两条路:
“现在养殖特别有前途,我出钱给你办个养猪场,三年赚回本;
我还看中了一款酒的经销商合作,你自己当老板。”
表弟哭笑不得,做生意当老板,当官发财从来是他爸的人生目标,但不是他的,可不管他怎么解释,他爸就一句话:
“男人必须得当官发财,才有出息,我逼你都是为了你好。”
站在父母的角度,恨不得把自己掉过的坑,攒下的人生经验,一股脑为孩子披荆斩棘开道路,当然是为子女好。
但是,其中的问题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没人喜欢活在别人的掌控里。
不当教育的苦果往往在孩子成人后展现。
大学毕业后,表弟再也没有回过家,一开始他还会接些亲人的电话,表达愤怒:
“我真的受够了,我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离家越远越好。”
到了后来,他干脆换了联系方式,彻底没了消息。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说:
“小孩不是粘土,任由家长肆意妄为地捏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生命,他们属于自己,不是家长或者任何人的所有物。”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爱,其实是借着孩子的人生爱他自己。
“家里穷,所以你要懂事”知乎有个关注度特别高的问题:
“父母哭穷给你带来什么伤害?”
一姑娘的回答令人心疼。
父母老和她说,家里穷。
有一年过年,父母埋怨花销大,欠多少债,她怕得要死,以为家要完蛋了,忧心忡忡问:“我们家还有多少钱?”
爸爸说:“一千块。”
她吓坏了,罪恶感从内到外蔓延开来。
她觉得:“都是我的错,不该买衣服,不该上学,不该出生,是我拖累了家。”
但其实,她父母有工作,有房子,不至于多穷。
可父母哭穷,让她花每一分钱都带着罪恶。
很多父母常有种莫名担心,如果孩子知道家里条件好,就会不愿意努力了。
于是,她们故意叫穷,以此激励孩子努力学习,体恤父母辛苦。
可她们不知道,哭穷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
现在,一个从小被穷养的孩子,长大后说:
“生活上,我不敢休息,不敢娱乐,根本就没有休闲的心情;
偶尔看电影,只舍得在家看免费电影;从来没有在KTV花过钱,也不会唱任何流行歌曲。工作上,我不敢让自己稍作停留。怕自己一旦停下来,就会退步,就会重新落入贫穷、悲惨的境地。”
心理学家明确表示,幼小的孩子对穷富没有概念,也很难理解父母的苦心。
但他们会记住父母哭穷带来的恐惧感,于是,一生都被金钱所绑架。
没钱可以赚,心穷就真的无药可治。
“你大,要让着弟妹”导演李玉拍摄过一部纪录片《姐姐》。
六岁的双胞胎姐姐一出生就被安排了“照顾弟弟”的任务,凡事都得让着弟弟。
有一次,看电视时,弟弟要看球赛,姐姐想看动画片。
妈妈再次强调“姐姐让着点弟弟”,然后亲热地抱着弟弟看球赛。
委屈爆棚的姐姐挡在弟弟面前不让他看。
弟弟嚣张大喊:“杀掉她。”
爸爸劝姐姐:
“让着点弟弟,少数服从多数看球赛吧。”
姐姐哭诉:
“妈妈不喜欢我,你看他俩多好。”
妈妈在边上冷嘲热讽:
“你这样,我永远不喜欢你。”
爸爸插刀:
“你看你和弟弟吃穿都一样,你一个六岁小孩,怎么疑心这么重?
你将来长大了能和别人共事吗?
快去给妈妈认错吧。”
最终,姐姐拗不过父母,在爸爸的催促下,哭着道歉:
“妈妈,我错了。”
那一瞬间,屏幕上铺天盖地的弹幕都为姐姐委屈。
多胎家庭的父母常觉得手心手背都是肉,我怎么会不喜欢呢,只不过就是大的要让着点小的嘛。
但事实上,正确的教育应该是:
“大的要保护小的,小的要尊敬大的。”
只要求大的溺爱小的,这就是偏心。
武志红认为:
“偏心的本质就是对孩子的抛弃,是父母伤害孩子最令人痛心的方式。
毫不夸张地说,已经构成了精神虐待的事实。”
从小被要求“让”的孩子,会愈发觉得自己不重要,没有价值;
从小被“让”的孩子,则会愈发觉得自己天经地义需要被照顾;
更糟糕的是,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永远无法体会到手足情的珍贵。
“谁都比你强”《心理访谈》曾经报道过一个33岁却啃老10年的姑娘范成金。
犹如“你砍断了我的翅膀又怎能期待我飞翔”,范成金的人生,只有否定和打击,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最亲的父母。
小时候,她做饭从不敢自作主张,因为不管怎么做,父母都会鄙视:
“做个饭都不会,能干点啥。”
初中,她特别喜欢设计,自己开始画一些漂亮的衣服和鞋子,她特别得意,拿去给妈妈看,她妈骂:
“这啥,有啥用?看书去。”
记者来采访,她妈眼里带着恨意,对着镜头骂33岁的女儿:
“你将来能成事了,狗都成事了!你要是能成事,我就给你跪下。”
范成金气得差点和妈妈打起来,她委屈:
“我心里太憋屈了。”
她不去上班,也有苦衷,确实是想和父母作对。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她出门没法沟通交流,她出去工作过,一见人说话就结巴,手脚冰凉。
育儿专家说:
“每个有问题的孩子,其实都是在向父母求助。”
范成金或许也曾试图用这个“生理问题”来求助别人看见她的“内心伤痕”。
遗憾的是,在父母恶劣的否定之下,心理问题根深蒂固地出现在她的生命里。
或许在父母看来,迅速否认孩子,是最简单粗暴地可以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听话”的方式。
但父母不知道,否定孩子不但是个很错误的教育方式,更是“诛心”的恶劣行为。
樊登老师说过“孩子被否认”的危害:
“成年人被骂有能力预防,但小孩子,你说什么他就会信什么。
长期这样说,孩子慢慢就会觉得我是个坏孩子,我没有价值,我不配获得美好的生活。”
有人说,世界上最痛的领悟,是父母明明爱极了孩子,却把孩子越推越远。
父母为孩子奉献了所有,子女却觉得父母给的爱带着条件。
在这样的误会里,越来越多的“子悠”不得不把最爱的妈妈推开。
但在内心深处,他渴望的不过是妈妈不带任何条件地抱抱他,陪陪他。
惟愿父母们都能宽阔而智慧,孩子们都能健康平安地长大!
—— End ——
作者:Gloria,修辞学硕士,曾为国企高管,现为全职妈妈,八一八婚姻和爱情的真相,聊一聊育儿和育己的感悟。本文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