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种孩子特别敏感和脆弱,心理上也很容易受伤。家庭教育专家、北京中亲联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王占郡专门研究过这类孩子,他认为这类孩子大多属于“三高”儿童,即高智商、高敏感、高脆弱(或高需求)。近日,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公开课请来了王占郡,请他介绍“三高”儿童的特点和合宜的养育环境,以及父母需要用什么方式来对待和养育这类孩子,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了解“三高”儿童的特点与需求
王占郡说,“三高儿童”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心理学概念,是对于这类孩子的一个相对通俗的称谓。他认为,高智商和高敏感一般是同时发生的,而高脆弱一般和高需求相关,即高脆弱孩子的心理需求也往往更多。所以对同样的一个行为或事件,有的孩子反应很激烈而有的孩子则很淡定。
“聪明的孩子为什么大都比较敏感呢?因为他捕捉外部信号的能力比较强,处理信息的速度也很快,有点像一个高质量的雷达系统,他能够收到其他雷达收不到的内容,比如听见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王占郡说,对这样的孩子而言,他对一些看似普通事情的反应会更强烈,烦心事自然也会更多一些。
他以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场景为例,在楼道或小区里,一些长辈喜欢拍拍小孩子或摸摸孩子的头,但“三高”儿童可能会非常在意或抵触这样的行为,让他们开口和人打声招呼,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甚至成为一个小小的打击。
在多子女家庭,因为每个孩子的特质和敏感度不一样,即使在同样的养育模式下,每个孩子对相同事件的反应也不一样。王占郡认为自己就属于“三高”儿童,对于他母亲喜欢控制和经常替他做主的某些行为觉得不满和愤怒,为此还做过心理治疗,但他的哥哥姐姐就觉得没受到什么影响。
父母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三高”儿童呢?“‘三高’儿童还有一个特点,是不会轻易表达他们的需求。对于没有提前学习的父母,要做到识别和理解这样的孩子,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王占郡认为父母首先要学会观察孩子的行为特点,要学习一些心理学和家庭育儿的知识,提高对孩子情绪感受的识别力。
王占郡举例说,台湾作家三毛具有典型的“三高儿童”特征。三毛小时候很少听到爸爸夸奖她,大概到了40岁左右,有一天爸爸无意中夸了她的作品一句,三毛把这一事件当成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这句话我等了40年”,感动得痛哭流涕。实际上也许她爸爸一直都觉得她的作品不错,但三毛从来没有主动向爸爸表达过自己的需求。
对于“三高”儿童的形成原因,王占郡认为主要有两个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因素是先天遗传,一个家族经过若干年肯定会出现非常明显的“三高”儿童;另一个原因是当人的基本生存需求满足后,更高层次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就呈现出来了。“这也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天的‘三高’儿童越来越多的原因。”
养育“三高”儿童有风险也有优势
“养育‘三高’儿童,对多数父母来说是一个挑战,也存在一些风险。”王占郡强调了提前学习的重要性,如果父母具备相关知识又有足够的觉察和敏感,就比较容易发现孩子的“三高”特质。“遗憾的是,更多的情况是孩子直到成年之后,父母才有机会知道他曾经那么敏感那么受伤,就像三毛一样。”
“尽管养育高智商高敏感的孩子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如果有合宜的养育和成长环境,‘三高’儿童更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甚至天才。他们的高需求被满足之后,一旦绽放,速度和光芒会大大超过其他孩子。”为此,王占郡主张父母要多陪伴孩子、细心观察孩子,一定不要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或者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孩子,比如一定要求孩子主动跟别人打招呼等。“父母如果缺乏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很容易对‘三高’儿童造成伤害。”
王占郡还强调说,父母不要有侥幸心理,总觉得悲剧都在远处,自家孩子肯定没事。“已经不止一次发生过的新闻事件,如家长简单粗暴地抢走孩子正在玩的手机后,孩子转身就跳楼了,这样的案例不能只关注不警醒,要做好预防工作。”
“看见和读懂孩子的情绪,是改善亲子关系的前提。”王占郡发现,有的父母之所以看起来似乎不具备情绪感受能力,其实是他自己的情绪在原生家庭中被压抑了,他们自身需要疗愈。王占郡就治疗过不少这样的父母,帮助他们和自己的父母和解、得到长辈的道歉等。他认为父母自身被压抑的情绪是可以激活的,“当他们的内心变得柔软,不再那么坚硬冰冷的时候,就更容易理解孩子的情绪了”。
如果“三高”儿童的父母自身也属于高智商、高敏感和高脆弱的人群,当他们养育下一代时,优势更多还是挑战更大?王占郡认为更有优势。“我自己就曾是‘三高’儿童,但当我解决了和原生家庭的各种冲突以后,自我成长了,也补上了我的青春期,就更能理解和包容我的孩子,和他们相处也相对更容易了。”
孩子的成长环境除了家庭还有学校,老师应该怎样识别和对待班里的“三高”儿童呢?王占郡说,“三高”儿童会更加在意老师的批评和称赞,对同学之间一些风吹草动的反应也常常是放大了的。有意思的是,并非所有的“三高”儿童都希望被老师关注,有的孩子并不希望被注意到。“他们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需求更多是肯定的。‘三高’儿童很容易受伤,也很容易‘亲其师信其道’,温暖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他们尤为重要。”
给予“三高”儿童更多的情感呵护与陪伴
某种程度上,“三高”儿童就像天鹅一样,比较少见,容易成才,生命之花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呵护。如果他们的父母都是很普通的“家鹅”怎么办?毕竟不是所有的“三高”儿童都是先天遗传的。王占郡用养花打比方,“就像养蒲公英和养兰花,环境要求肯定是不一样的。家长和老师要理解,和普通儿童相比,‘三高’儿童在情感和精神层面会有更多的需求”。
“遗憾的是,中国的不少家庭存在情感匮乏的问题,家庭成员之间不善于觉察别人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更倾向于关注物质生活或道德是非。”王占郡说,沉闷压抑的家庭环境绝对是养育“三高”儿童的雷区。不要说本身就高敏感高需求的“三高”儿童,即使是普通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也会像植物缺少阳光和水一样难受。
“家鹅”如何养育好“天鹅”?王占郡认为首先要改善家庭氛围和情感环境。他接触天津的一个家庭,孩子是个“三高”儿童,但孩子爸爸非常强硬,只要他一回到家,家里要么充斥着他的数落声,要么就是鸦雀无声,没有任何娱乐,也没有太多的交流。“可想而知,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有多么压抑和艰难,所以在和父母的相处中发生了很大的问题和冲突。”
王占郡强调,衡量一个家庭的氛围是否良好,第一个重要纬度是孩子的情绪和情感是否被看见;第二个纬度是有没有足够的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时间。他认为懂孩子比陪伴孩子时间的长短更重要,“如果父母的陪伴质量不高,那即使和孩子在一起也不能算作有效陪伴。就像天津那个案例中的爸爸一样,虽然人回家了,但只会数落家人,根本没有和家人的情感交流,就属于非常糟糕的陪伴质量”。
结合台湾电影《阳光普照》的情节,王占郡特别指出情感匮乏容易造成家庭成员尤其是弱势家庭成员的情感剥夺,使他在家里失去话语权,王占郡称这种情况为“情感阉割”。“‘情感阉割’的家庭往往会忽视孩子的主张、兴趣和尊严,甚至还会忽视其他弱势成员的相应权利。而发生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家庭中强势的一方(父亲或者母亲)自身缺乏情绪感受的能力。”
最后,王占郡建议养育“三高”儿童的父母,要早学习、坚持长期学习,补上短板,激活自己的情绪感受,觉察和疗愈自己的创伤,让自己变成一个更有心理能量的人,这样才能在家庭中创造更多爱的流动,也才能更加接纳和理解孩子的感受与需求。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