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是小长假后的开学日,总算又把小神兽们送进幼儿园了。
幼儿园大门口,三三两两的家长们彼此愉悦地、微笑着打着招呼,放松的感觉不言而喻,想来这连着的几天假期,差不多都经历了身心透支的过程,急需神兽回笼,自己歇一歇。
偶遇小宝幼儿园里的好朋友木木,目送两个孩子手拉手地跑进幼儿园,我和木木妈妈也随意地聊了几句。
木木妈妈叹口气,说木木现在的争胜心真的是太强了。在家里和他玩游戏,木木只能赢不能输,若是赢了是欢天喜地的愉悦,但若是输了就会歇斯底里的怒吼。
所以,在陪木木一起玩游戏的时候,自己总是忍不住的放水,觉得孩子还小,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也能够建立孩子的信心。
可是,木木爸爸却非常不赞同她的做法。木木爸爸认为,故意为孩子放水让孩子赢,就是对孩子的过度保护,百害无一利。应该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成败得失,这样才能够学习调整自己的情绪,未来才会做到真正的宠辱不惊。
木木妈妈现在也有些拿不准,究竟应该怎样做才是对木木真的好。
孩子玩游戏的状态与自己的年龄有关1、2岁之前宝宝玩游戏的状态
但凡妈妈认真观察宝宝,就会发现在2岁之前,宝宝通常都是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即便是一群宝宝在一起,也都是各玩各的。
这个阶段的宝宝多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的物品有很强烈的占有欲和好奇心,尝试通过破坏物品来更深入地了解它。
这时父母可以为宝宝准备合适的玩具,比如便于投掷、抓握的柔软玩具,不容易被损坏的玩偶、可以摆出各种造型的积木、涂鸦用的笔和纸、大型的可组合可拆卸的拼装玩具等等;然后静静地坐在宝宝身边,让他自己随意随心地玩,而父母以照顾宝宝的安全为己任就好。
2、2-5岁宝宝玩游戏的状态
这个时候的宝宝的肌肉运用很灵活,并且逐渐开始探索各种精细动作;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明白团体的力量;喜欢过家家之类的团体游戏。
但凡有团体的游戏,自然就会有个性与共性的磨合和妥协;也是孩子开启独立走入交际生活的开始。
所以,如果是在公共场合里孩子们一起玩,那么父母也不必干涉太多,只要没有出现肢体冲突,不妨让他们自由自在的自行沟通和玩耍就好。
如果是在家中,就需要父母动脑子和孩子一起玩耍,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时间用到手机上,而让孩子把时间用到电视里。
作为父母陪宝宝一起玩游戏,究竟要不要放放水,让孩子赢了游戏?1、放不放水,应该取决于和宝宝玩游戏的内容。
比如棋牌类的游戏,宝宝本就不能和父母的水平同日而语,所以,父母放低自己的水平,适当的放水,让孩子多赢几次,没有什么大不了,何况孩子通过这样的“赢”,是真的可以充满了信心和斗志的,何乐而不为?
这样的放水,不必上升到“过度保护”的问题上。只不过,如果在游戏结束可以适当复盘,让孩子明白自己赢在哪里,总结父母输在哪里,就会把这场比赛升华。
2、最关键的问题是,和宝宝玩游戏不能够改变游戏规则。
宝宝虽然年龄小,但是智商都不差,我们之前也屡次说到,孩子的大脑发育在3岁已经达到成人的80%,所以他们是可以理解父母的做法,只不过是年龄、阅历、语言表达等的不同,导致宝宝需要用假以时日的成长才能够和父母并肩。
所以即便是可以在游戏中放水,但不要随意为了让宝宝获胜而改变游戏规则。因为改变规则的赢,只会让孩子认为“不公平”是正常的,也会在所谓的“特权”中沉沦。而这些,才是父母最不愿意看到孩子的表现。
家长不妨选择一些需要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协作性游戏,这样来锻炼孩子的团队协助能力以及在集体活动中的个人定位。
另外也可以做一些不依赖年龄差异来完成的游戏,比如掷骰子、猜数字等等,这样孩子就会有和父母一样的输赢率。
还有,即便是孩子输掉了游戏又如何?哪里有什么常胜将军呢?与其纠结于输与赢,不如让孩子学会如何大度、睿智、理智地看待得失与输赢。
和孩子在一起玩游戏,尽量是在互动过程中多帮助孩子,重点是如何去丰富他们的体验,提升他们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指导或者指责他们要怎样做、不要怎样做;也不是盲目地让他们随意放水。
让孩子学会如何投入地进入游戏,胜不骄败不馁;学会如何在游戏结束后进行复盘和善后,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作为父母,在陪同孩子一起游戏的过程中,给孩子多一些空间,让孩子去投入,去体会,尽量不要帮助他们太多。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