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现孩子在2-3岁时,常常会饰演多角色。近日王女士发现自己的宝宝在和同龄人一起玩耍时,不愿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做游戏,反而自己拿着小汽车玩的很开心。
王女士对此感到很疑惑,为什么宝宝在小朋友中显得这么特立独行呢,孩子是不是有自闭倾向,这些情况正常吗?
很多时候,2-3岁宝宝沉浸在自娱自乐中,分饰多角不亦乐乎,这是宝宝正处于平行游戏阶段。例如在宝宝独自玩火车轨道模型时,他开始在独自充当司机、路边的小动物、乘客等角色,这些主体在宝宝的心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在这一过程中,宝宝需要在自己的小脑袋里构建自己的故事情节,并让故事情节顺利的延续下去,这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在家长无暇陪伴孩子时,缓解孩子心中的恐惧和紧张情绪。
这种情况对于宝宝的成长发育是有利的,也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因此,细心的家长在注意到这一点时,也无需担心孩子的心里健康状态。
如果孩子在两到三岁时平时表现并无异常,展现出积极、乐观的状态,仅仅在和同伴一起玩游戏时喜欢独自玩耍,这是孩子的正常阶段,也就是儿童的平行游戏阶段。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孩子的平行游戏阶段吧!
面对2-3岁宝宝,家长需要无时无刻陪伴吗?前几天听到宝妈群里的抱怨,年轻家长在重感冒时有些分心,无法陪伴宝宝玩耍,看见宝宝在朋友们中间独自玩的开心,自己拿着玩具车和玩具小铲兴奋的开心不已。
同时看到宝贝和朋友间没有交流合作,也没有协同配合,心中有些愧疚的同时还有一些担忧,愧疚在于家长忙于工作,没有充分的时间来陪伴孩子。
现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新一代父母的育儿观念也从八九十年代的“自由发展”变成了“精心呵护”,孩子是爸妈的心头宝,更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宝贝,全家人都希望宝贝能够在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因此,细心的家长会思考,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怎样能够让宝贝健康成长呢?同时也会想到以下问题:
孩子需要家长时时陪伴吗?
两到三岁的孩子在此刻缺少家长或者监护人的陪伴,是不是造成孩子在群体中“不合群”的原因?
在和朋友们一起玩耍的时候,几乎没有互动这正常吗?
2-3岁的宝宝在缺少陪伴时会对孩子的心理以及成长发展造成影响吗?
这会不会对孩子造成自闭的倾向,将来无法顺利的适应幼儿园和学校的生活呢?
孩子缺少陪伴喜欢独自玩耍?家长不要担忧!以往的观念似乎告诉我们,孩子积极健康的表现应该是融入同龄群体,在团体中玩耍,在与同龄人的游戏中得到快乐。
而独自玩耍的孩子会被认作是不合群、孤独的负面形象。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否将会造成消极影响,导致将来孩子无法走向正常的社交中去?为什么小朋友有时不愿和同龄孩子交往,更愿意独自玩耍?这或许是儿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家长无需过度担忧。
带你走进孩子的平行游戏阶段,一探究竟!儿童的游戏大致被心理学家帕登根据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独自游戏阶段。
平行游戏阶段。
联合游戏阶段。
合作游戏阶段。
四个阶段各有特点:
在出生前两年独自游戏阶段开始显现,这是儿童能够步入平行游戏阶段的前提。两岁后到达儿童的平行游戏阶段,儿童处在同龄人群体中,能够玩弄各自的玩具。
同时也会观察同伴的行为,但是于同龄人之间并没有相互合作、团结游戏的意识。在这一阶段往往会被很多家长认为儿童性格或许出现偏差,不愿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但这一阶段是儿童正常社交的基础。
接下来儿童便会进入到联合游戏阶段,在联合游戏阶段中,儿童能够和同伴之间相互玩耍,相互合作,产生互动。
三岁后儿童进入最后的合作游戏阶段,例如在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跳山羊,过家家等游戏中,逐渐有了明确的分工,至此儿童的社交阶段开始慢慢走向成熟。
家长放宽心,宝贝茁壮成长!两到三岁,是宝宝从母亲的怀抱中慢慢独自成长的过程,在此期间孩子的感觉会越来越明显。例如宝宝看到五彩斑斓的氢气球就会感到开心,听到婴儿车里的音乐就会兴奋等等。
这些视觉和听觉等感官,对于世界的探索会越来越多,这对宝宝是有利的,可以慢慢的从妈妈的怀抱中走出,以此来适应外界生活。处于这一阶段的宝宝,即将从家长寸步不离的怀抱中走出,带着好奇探寻自己的成长道路。
自言自语以及在伙伴之间开心的独自玩乐,互不干扰,都会使宝贝的心里更加强大。因此当家长开始发现2-3岁宝贝在伙伴间开始独自玩耍时,家长无需过度担心,渡过孩子的平行游戏阶段,宝贝即将正式开始人生中的社交,即联合游戏阶段。
在宝宝独自游戏的阶段,家长可以尽量给孩子选择带有声音或者颜色鲜艳的玩具,让宝宝享受独自游戏的乐趣。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