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消息一出台,婴幼儿奶粉市场便立即有了反应。记者11月21日从市内多家母婴商品经销商处获悉,近一个月来,已有近10余家“洋奶粉”品牌先后登陆重庆市场。
“洋奶粉”抢滩重庆市场
业内曾有过预测:5年内,“单独二胎”政策将为婴幼儿奶粉行业带来160亿元左右的新增需求。
“‘洋奶粉’的市场反应速度最快。”重庆好儿尚母婴连锁店总经理周燕洁称,仅11月份,该店就参加了3家国外知名奶粉品牌的经销商推介会,其中包括20日正式在渝上市的丹麦皇室专供奶粉品牌Arla。
记者走访市内多家超市发现,“洋奶粉”的销售量占到了大部分店奶粉销售总额的70%以上,部分门店达到90%。
国内渠道大鳄为“洋奶粉”开路
“虽然‘洋奶粉’有品牌优势,但在销售渠道开发上较难。让‘洋奶粉’品牌集中,并顺利在二三线城市上市的推手,是国内的渠道大鳄。”某不愿具名的奶粉渠道商向记者透露。
前不久,康师傅与日本朝日集团旗下奶粉企业和光堂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上海成立合资婴幼儿奶粉进口销售公司;近期,新希望集团也在酝酿与新西兰新莱特合作,引进婴幼儿配方奶粉,并将在明年初上市……
“洋品牌配国产渠道模式的流行,主要是因为国内消费者依旧钟情于外资品牌,国内企业又拥有渠道优势,两者合作可以弥补劣势。”该渠道商说。
本土企业对抗还需“过三关”
面对政策红利,重庆本土品牌天友乳业日前也宣布,将重拾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
“天友将借助已收购的黄河乳业,进军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天友乳业总经理刘丹说。
但天友要在“洋品牌”占据大半河山的重庆婴幼儿奶粉市场上顺利突围,还需要打通质量、渠道、品牌三关。
“在婴幼儿奶粉市场,有‘得奶源者得市场’的说法,优质奶源成为优质产品的前提。”上海铭泰铭观乳业咨询管理公司总经理劳兵认为,天友能否掌控优质原料,是企业产品能否保证质量的关键。
“与酸奶等液态奶相比,奶粉的周转周期更长,销售半径更大,乳企需重构渠道。”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表示,奶粉的主要销售渠道一般是超市和专业卖场。除了超市外,天友还需建立专门的经销商渠道,而这将需要大笔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此外,如何重拾消费者信心,建立品牌优势,是企业重拾市场的关键。”简爱华认为,婴幼儿配方奶粉面向全国市场,在国产奶粉集体陷入信任危机时,如何树立品牌优势,是区域性品牌发展的最大瓶颈。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