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4月9日报道,2008年中国出现问题婴幼儿配方奶粉后,中国市场对国外奶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奶粉需求的快速增长,英国的零售商对奶粉实行定量配给。 爱他美和牛栏婴儿奶粉的制造商达能集团透露,大多数超市正进行奶粉限售,规定一位顾客只能买两罐奶粉。该集团称,奶粉限购是为了防止一些人为非法出口而大量购买奶粉。 零售商也对雀巢的惠氏奶粉设置了销售上限,尽管雀巢公司声称不存在库存短缺的情况。 达能集团曾发表声明说:“我们了解到,非法向中国出口奶粉是为了满足中国父母对西方品牌奶粉的需求,这激起需求量的不断上升。” 英国奶粉限购 达能在英国实行奶粉限购 中国人的热望 “对于限购给家长们带来的任何不便,我们表示很抱歉。我们知道大多数的父母一次只买一盒奶粉,所以我们希望这次限购对英国父母产生的影响
香港限购奶粉,与消费者愁云惨淡相比,奶粉企业倒是一片欢天喜地。在博鳌年会上,蒙牛总裁孙伊萍在分论坛上表示,香港限购奶粉,对内地奶企是一个机遇。(4月8日《广州日报》) 在商言商,孙伊萍从香港限购奶粉中看到庞大的消费需求,倒也无可厚非,这也是市场眼光的体现。问题是,国产奶粉缺少机遇吗? 在发展历程中,国产奶粉可谓是一个“幸运儿”,机遇从来就不缺。当年,“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在这个口号推动下,国产奶粉迅速进入春天,一批国产奶粉品牌获得了快速发展。可惜的是,国产奶粉并没有珍惜这个机会,紧接着就发生了三聚氰胺事件。 辩证法中,危中有机。三聚氰胺事件对于三鹿奶粉,是一个巨大的危,但对于其他奶粉企业,反过来也是一个机遇。可惜的是,一些企业和三鹿一样踏上了邪路。此后,国产奶粉频频曝出问题,整个行业迅速由春天进入冬天,而其留下的身位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在海南举行,4月7日下午,蒙牛总裁孙伊萍在分论坛《提振消费:任重而道远》上表示,香港限购奶粉,对中国奶企来说,更感觉是一个责任和机遇。 孙伊萍说道,首先要看到中国消费量巨大,要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从市场购买奶粉。其次,作为中国本土企业家,感到是有责任的。过去几年建立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确实任重道远。 蒙牛总裁谈奶粉质量问题 建立乳业信心任重道远 孙伊萍进一步表示,中国企业发展跟欧洲企业比有一个时间差,30年前在欧洲,企业同样也面临这个问题。过去,中国消费者关注有没有足够的食品消费,现在消费者更加关注有没有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费。这个阶段是对中国食品行业的责任和挑战,只有通过完善自己去建立消费者信心。 她在谈到蒙牛自身时说,蒙牛有很强的资金实力可以购买最好的设备,还要建立世界上最好的系统,用系统保障品质。去年,蒙牛与欧洲第一大乳企爱氏晨曦合作,
据《新闻晨报》报道,“美素丽儿”事件的发生,使进口奶粉不同版本如何识别再次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为此,晨报记者邀请奶业专家王丁棉一起,根据市场上常见的几种进口奶粉的外包装信息,一一进行识别。专家告诉记者,QS标志、商品条形码、中文标识等都可以作为辨别进口奶粉不同版本的参考信息,但有时仍无法通过这些完全确定它是否100%原装进口。专家建议,消费者若对进口奶粉有疑议,可向销售商索取入关和检验检疫凭证,以此来判定该款进口奶粉的真实身份。 业内人士: 是否原装尚无绝对依据 本次供鉴别的6款奶粉均是沪上超市、大卖场等主流渠道销售的进口奶粉,包括雅培、美赞臣、惠氏、明治、雀巢等,由国内资深奶业专家王丁棉根据外包装及标识来判断这些进口奶粉究竟是原装进口还是国内分装。 王丁棉首先告诉了记者一些判断时可以参考的信息。第一是看QS生产许可标识,如果外包装上有这个
美素丽儿官网显示,美素丽儿一部分产品是由荷兰菲仕兰坎皮纳公司负责代工生产的。公开的资料显示,荷兰菲仕兰坎皮纳公司是由荷兰最大的两家奶制品巨头——拥有130多年历史的皇家菲仕兰公司和坎皮纳公司正式合并组建的,销售规模达90多亿欧元,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乳品公司之一。 目前,菲仕兰坎皮纳公司除了为美素丽儿代工外,还可能为多家中国品牌奶粉代加工奶粉,其中包括娃哈哈的爱迪生奶粉、圣元公司的荷兰乳牛奶粉、荷滋乐奶粉等。 在娃哈哈爱迪生奶粉官网上,写明娃哈哈爱迪生的奶粉代加工企业为 “拥有130多年奶粉生产历史的荷兰皇家乳品企业”。而娃哈哈爱迪生奶粉的一些网络招聘讯息中,直接写着“爱迪生奶粉的代加工生产企业是荷兰菲仕兰坎皮纳公司”。 娃哈哈相关人士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爱迪生奶粉是荷兰贝
周四一个叫做"美素丽儿"婴幼儿奶粉的品牌,再一次使消费者陷入了对奶粉问题的焦虑当中。"美素丽儿"在华代理商玺乐丽儿进出口苏州有限公司,原苏州美素丽儿母婴用品有限公司,在没有获得食品生产许可的情况之下,涉嫌非法生产号称荷兰原装进口美素丽儿奶粉。更为恶劣的是这家公司把来路不明的进口奶粉和过期的奶粉混合,把便宜的二三段奶粉掺入一段奶粉当中,重新更改奶粉的标签和喷码,私自更改保质期。 "美素丽儿"奶粉在北京、上海很多城市的商店,网店都有销售。周四晚上北京市工商局紧急要求立即停售并封存"美素丽儿"奶粉,目前美素丽儿封存的数量正在统计上报当中。 玺乐集团昨天发表声明,2012年玺乐集团在中国推出的玺乐丽儿婴儿配方奶粉,都是生产于荷兰。玺乐丽儿进出口苏州玺乐有限公司是集团中国区的总代替,而"美素丽儿
香港奶粉限购,再次将国产奶粉质量和安全推向风口浪尖,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表示,自2011年起,中国乳制品实行月月抽检计划,国产奶粉2012年11次抽检号称100%合格。国产奶粉标准是根据中国宝宝体质健康需求、需要制订的,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会加强监管。 国产奶粉2012年11次抽检号称100%合格 乳协负责人:国产奶粉百分之百合格 尽可放心食用 【声音】“百分之百合格,消费者尽可放心食用"。 国产奶粉失宠,国外代购火热,市场信任缺失,消费信心大减,这是眼下国人对婴幼儿奶粉的普遍心态。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到底怎么样?消费者心中一直有疑问。人民日报为此做了专题报道,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刘美菊在接受采访时说出自2011年起,中国乳制品实行月月抽检计划,国产奶粉2012年11次抽检号称100%合格。国产奶粉标准是根据中国宝宝
受旱灾消息影响,新西兰乳制品的拍卖价格再一次上涨,其中全脂奶粉的价格更上涨超过两成,这也是2010年9月以来最大的涨幅。新西兰乳制品占中国进口比例达八成以上。据悉,有关拍卖由占全球乳制品贸易量三分之一的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组织,其结果被是全球乳业价格的一个风向标。 昨日,记者登录其拍卖系统看到,在3月19日举行的3月份第二次公开拍卖中,一共吸引了185位买家竞标,中标乳制品的销售量为15994吨,拍卖均价为每吨4683美元,与3月的首次拍卖相比又涨了14.8%。 从奶粉到奶酪,参与拍卖的7个品种最终全部上涨,涨幅为3.1%到21.2%。当中,全脂奶粉的涨幅最显著,其中2013年6月的合同价录得25.3%的涨幅,但到9月新西兰新奶季开始后,其合同涨幅则大幅回落到5.2%。 “价格上涨并没有人为操控,主要是买家忧虑干旱的影响”。昨日,恒天然的一位人
3月1日香港实施奶粉限购,近日荷兰一些商家步其后尘开始效仿。记者获悉,在一片“限购”声中,青岛乳企应对呈现两个极端:有的高调向洋品牌“宣战”,邀请消费者参观工厂;有的选择低调做事,埋头抓生产;有的保持沉默,不愿发表任何意见。记者同时从市质监局了解到,我市2011年、2012年共对3家企业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全项检测167批,检验结果全部合格,检测频率远高于洋品牌奶粉。 限购对青岛乳企影响有限 目前,我市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企业主要有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迈高乳业(青岛)有限公司、青岛索康食品有限公司3家。 限购风波对我市奶粉生产企业有何影响?三家企业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均表示 “影响很有限”。迈高乳业(青岛)有限公司一位陈姓负责人表示,“去香港购买奶粉的消费者有限,购买量也很小。&rdquo
越来越多迹象显示,新西兰的旱灾和中国香港“限奶粉”新政,已经成为国产乳企的“红利”。昨日,有券商发表公告,公然指全球奶粉限购和新西兰奶粉大涨,某国产奶粉涨价契机已经成熟,“提价10%基本不会影响销量”。不过,有乳业专家反驳指出,最终决定奶粉成品的并非原材料一时的涨跌,有关说法只是“借口”。 昨日,招商证券在一份名为《奶粉涨价契机已然成熟》的研究报告中表示,全球奶粉限购及新西兰乳品价格上涨,令伊利奶粉涨价契机已然成熟。昨日,伊利股份(600887)逆市上涨4.73%,报30.97元;光明乳业涨3.80%,报13.40元。唯有蒙牛乳业(02319.HK)下跌0.231%。 “我们预计2013年内地奶粉涨价已成定局。”上述报告说,多地商家都已经出台限购奶粉数量的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立法会一个委员会13日讨论限带奶粉过境的法例修订,多个奶粉商和零售商出席会议时反对政府修例,他们指,出现短缺的只是个别牌子的婴儿奶粉,但“限奶令”却针对所有供货商,“累及无辜”。 奶粉商反对“限奶令” 港府不加“日落条款” 港特区政府自本月1日出台限制奶粉出境条例,香港奶粉界人士直呼“好辣”。 奶粉商和零售商代表还认为政府的做法损害自由经济,质疑条例违反世贸协议,倡议加入日落条款。 两品牌占60%市场 针对前日奶粉生产和零售业界反对政府立法限带奶粉,昨日会议上港府就此回应。食物及卫生局常任秘书长黎陈芷娟表示,今年1月开始,政府已经留意到某些牌子的奶粉在个别零售点出现严重短缺的情况。政府留意到即使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如今这“天”问题重重。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等食品(行情 专区)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不断考验着消费者的信心底线——食品安全,已成为国人近几年最为关注的话题。 “两会”前夕,香港特区出台政策,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出境进行限制,其背后更凸显出内地奶业的尴尬与无奈。“两会”上,大部制改革已经将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责,集中于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一改以往多部门交叉监管的“九龙治水”模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本期报道中溯源内地奶粉信任危机,发现除了监管,业界对乳品的标准问题也极为关注。 全国“两会”前夕的3月1日,香港特区史上最严厉的奶粉限制出境政策(俗称限奶令)正式实施。尽管这项规定早在2月22日便被公布,但实
近日国内奶粉涨价预期强烈。日前有外媒报道称,新西兰遭遇7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干旱,多地牛奶产量受到影响。新西兰是全球乳制品生产大国,我国进口乳制品中70%-80%来自新西兰。业内专家预计,新西兰大旱或推高包括奶粉在内的全球奶制品价格。 记者从新西兰最大奶业巨头恒天然集团主导的“恒天然全球乳品贸易”网站最新数据看到,2013年5月交付的奶粉价格上涨幅度达到19.3%,是自2010年9月1日以来的最大涨幅。6月交付的奶粉价格也上涨了17.3%。据业内人士称,不仅新西兰,今年包括美国、欧盟等地区的奶源均会因供应减少而持续上涨。 记者昨天走访广州市场发现,目前国内各大品牌婴幼儿奶粉的价格仍稳定,暂未进行调涨。不过,有品牌乳企表示,今年国内乳制品提涨可能性很大,除了奶源供应减少外,通胀、经营成本增加等因素也将导致产品提涨。 新西兰干旱可能导致奶粉减产
新西兰持续的干旱导致奶粉大量减产已影响我国进口奶粉的价格。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线上销售的新西兰奶粉价格平均提价6%以上。据了解,在此前的“问题奶粉”危机后,新西兰近日又陷入了干旱危机。今年,新西兰部分地区的牛奶产量将同比下降15%。作为全球最大的“奶源”,新西兰牛奶减产直接导致乳制品价格的飙涨。 据购物搜索网站“帮5买”数据显示,“可瑞康”、“康宝瑞”等知名新西兰乳品品牌,近一月的搜索指数环比上升85.2%,价格较去年同期明显上涨,平均提价在6%以上,部分热销品种上涨幅度超过10%。但由于不少原装进口的新西兰品牌奶粉处于缺货或预售状态,其相应的成交指数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2%,不少商家由于货源短缺也纷纷表示无奈。 业内专家表示,新西兰是乳制品大国
奶粉问题 整顿乳业恢复国产奶信心 对于内地一些民众到香港大量购买奶制品,陈晓华说,重要原因之一是国民对国产奶粉的信心还没有恢复。他说,奶制品生产链条较长,首先要把好生鲜乳质量关,这是奶粉质量保障的源头。“我们要下更大决心解决好生鲜乳和奶粉质量问题。”他指出,保证生鲜乳质量,一要加强检测,二要转变饲养方式,三要严格执法。“我们加大对奶站和运输车辆的整顿,取缔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奶站。只要各个部门通力协作,就能改变乳业被动的局面。 拿什么拯救国产奶粉?专家称中国人要喝中国奶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表示,要对香港奶粉限购进行反思,下更大决心解决奶粉质量问题。经济之声评论:拿什么拯救国产奶粉?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两会前夕,香港开始对内地居民执行非常严格的奶粉限购令,这个话题成为两会期间
限购奶粉影响持续升温。据记者了解,自3月1日香港开始实施奶粉限购以来,网络代购行情已经涨声一片,消费者将不得不为奶粉消费付出更高的“放心成本”。与此同时,以前不太受消费者注意的国产羊奶粉市场,也逐渐热火了起来。 记者从市场了解到,香港限购已引发大陆消费者对进口奶粉价格上涨的普遍担心,多数代购商也已经纷纷提价,上涨幅度大都在10%以上。有消费者表示,在没有其他途径采购原装进口奶粉的情况下,还是会继续考虑代购,同时也会积极考虑可替代产品。在商场和一些大型超市,记者看到之前不太受消费者关注的国产羊奶粉,正因相对更高的性价比而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由于限购令,代购成本的增加,差价肯定需要消费者来补的。”在美可高特专柜面前,记者对正在选购羊奶粉的李小姐进行了采访,李小姐表示对代购商的普遍提价并不感到意外,她此前曾长期通过代购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副局长杨刚日前在接受公开采访时表示,按照目前质检总局的数据显示,国内的乳制品86%合格。此前,新闻发言人吕新华曾表示:“国家质检总局数据显示,内地奶粉99%符合质量标准”。 若结合两者数据可以看出,除奶粉外的乳制品合格率是低于90%的。东方艾格乳品行业分析师陈连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线城市的乳制品合格率一定在90%以上,之所以整体乳制品合格率如此之低,或许是算入了城镇等其他四线市场的合格率数据。 近年来,乳制品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乳制品质量的不信任,也反映在市场及政策上。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奶类分析师宋亮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中国乳制品的质量问题正在有所提高,但是对于四线市场还需进行相应的治理。 杨刚日前在接受公开采访时表示,按照目前质检总局的数据显示国内的乳制产品8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老百姓大量购买洋奶粉,对自己触动很大。新希望正着手进军婴幼儿奶粉行业,争取在今年内推出新希望的安全奶粉。 刘永好个人资料 刘永好,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四川首富。生于1951年9月,大专文化,高级工程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曾是四川省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校讲师,1982年以后辞去公职到农村创业,创立了希望集团,并参股中国民生银行,现任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荣获“亚洲之星”(2000年度美国《商业周刊》)、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企业领袖、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中国改革风云人物等称号。2011胡润金融富豪榜刘永好以115亿元排名第一,2011中国富豪榜刘永好以300亿元全国排名十九,蝉联四川首富。 四川首富刘永好将进军婴幼儿奶粉业
香港限带两罐奶粉出境新法例今日实施,走私集团为求新例实施前尽量“散货”,28日雇用大批水客抢带奶粉北上。香港入境处则再展开“风沙”行动,拘捕15名内地水客,检获大批奶粉和日用品,深圳海关继续在罗湖口岸“大屠杀”,截查逾千名水货客,但仍有漏网水客成功避过深港执法人员打击,在深圳罗湖口岸外交收水货。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水货仓库”上水晋科中心昨聚集大批水货客,趁限带两罐奶粉出境法例实施前昨最后一天抢带奶粉北上。不少货车如贯驶至,将奶粉运往仓库,让货主分发予水客运往深圳,但众水客开工不久,便遇执法人员严打行动,水客须东奔西躲,才能避过严打抵达深圳交货收钱。 水货集团趁限奶令实施前,昨日在上水晋科中心“水货大本营”狂出奶粉货。图片来
昨日,记者从广东省质监工作会议上获悉,省质监今年探索建立强制性保险制度,在高风险大型食品企业试点,建立以赔付为核心的社会制约机制。据了解,目前已经有保险公司推出“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消费者买的商品出了问题,卖家先承担赔付责任,再向负责方追溯,如果责任方赔不起,还可以通过保险赔付。 省质监探索建立强制性保险制度 将在大型食品企业试点 重锤出击 消费者买的商品出了问题,卖家先承担赔付责任,再向负责方追溯,如果责任方赔不起,还可以通过保险赔付。昨日,记者从广东省质监工作会议上获悉,省质监今年探索建立强制性保险制度,在高风险大型食品企业试点,建立以赔付为核心的社会制约机制。据了解,目前已经有保险公司推出“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强调卖家“先行赔付” 强制性保险制度是商家&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