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5月31日奶粉企业换证大限越来越近,原128家奶粉生产企业的最终命运即将揭晓。自去年12月“史上最严”《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审查细则》落地以来,中国奶粉企业格局已发生迅速改变,国产奶粉品质整体显著提升,但国内奶粉价格距离国际正常水准仍有较大差距。奶粉攻坚战的高潮日益临近,国产奶粉未来将何去何从? 近年来,为了彻底改变国内奶粉生产状态、切实保证奶粉产品质量,政府相关部门多次出台强化监管措施,最近一年来更是密集出台了14项新规,国内奶粉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已有显著改观。5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结果表明,最新抽检86家婴幼儿乳粉全部合格,国产奶粉质量已经值得国人信赖。得益于2013年“史上最严”乳粉新细则的严格落实,当前中国奶粉监管标准之严、行业准入门槛之高,已得到全球公认。 根据新细则要求,近期国内奶粉企业普遍加强奶源
一年一度的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相信小朋友们都已经开始期待属于他们的节日了。每一年的这一天,小朋友们总有吃不完的零食和做不完的游戏,更重要的是还能收到各种各样的礼物。各大童装、母婴品牌也会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这不,小编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来自瑞士的专业奶粉——Bimbosan宾博(http://www.chbimbosan.com/)正在筹划六一节活动!据悉此次活动将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根据小编手中的资料来看,线上活动的奖励及优惠可是非常丰厚哦:六一促销期间,凡在宾博天猫店下单的,就能获得有声挂图一份(数量有限哦);每购买900g宾博奶粉,都可获赠一份150g的奶粉;购买1800g宾博奶粉不仅可享受优惠价,购2组还可获赠隔水炖盅、购6组更是可得到安全座椅一份;购买800g听装宾博奶粉,买一听即送150g盒装奶粉一份,买2听减50元,买4听减100,以此类推
去年6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其中“实行婴幼儿配方乳粉专柜专区销售,试行药店专柜销售”的政策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新政实施近一年,南昌“奶粉进药店”却步伐蹒跚,仅有极少数药店销售婴幼儿奶粉,且价格贵,销售冷清。 调查:10家药店仅2家出售奶粉 昨日,记者在叠山路走访了10家规模不一的药店,发现这些药店鲜有奶粉出售。在不出售奶粉的药店中,豫章后街一家药店的导购员向记者解释:“好少有人到药店买奶粉,进了货卖不出去,岂不是亏大了?”最后,记者在走访的10家药店中发现2家药店设有卖奶粉的货架,但前来购买的人却寥寥无几。 记者首先来到叠山路的开心人大药房,刚进门,记者并未看到有奶粉出售。经过导购员的引导,记者在
一直以来,产自新西兰的奶粉都是中国消费者青睐的对象,据悉包括伊利、新希望在内多家国内乳企也积极在新西兰开始布局奶源,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新西兰建厂,以及新西兰恒天然事件爆发后对部分外资乳企造成的重创,一部分外资乳粉品牌计划将其新西兰的工厂搬迁至别的欧洲国家。 据网易财经了解,继近日达能旗下多美滋品牌宣布将从爱尔兰工厂进口奶粉直供中国后,另一大外资乳粉品牌惠氏今日也宣布将加大和爱尔兰的合作力度。爱尔兰驻华大使康宝乐向网易财经表示,随着欧盟逐步取消牛奶生产配额政策,未来爱尔兰牧场、农场将如“脱缰野马”迅速发展,“几年内其乳制品生产量将大幅增加”。据悉,目前包括惠氏、雅培、多美滋、牛栏等多个世界知名品牌均在爱尔兰建厂,目前全世界超过10%的婴儿奶粉产自爱尔兰。此外,据网易财经了解,多个国内乳粉生产企业也将其国外的奶源选定在爱尔兰。
2012年10月, 湖南衡阳的小乐乐在一家人的期盼下呱呱坠地,听到她的第一声啼哭,全家人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然而这种喜悦却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张女士(小乐乐的妈妈)抱着小乐乐出院回家后的某一天,突然接到医院来电话说孩子体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偏低,建议立即去医院确诊。面对这个陌生的医学名词,张女士带着困惑和不安抱着宝宝前往医院确诊,诊断的结果竟然是——孩子是一名PKU患儿! 这样的开头,就注定了这是一个让人心酸流泪的故事…… 苯丙酮尿症(简称PKU),一种新生儿罕见疾病。目前全国已经筛查出约12万PKU儿童,但仍有许多偏远地区的儿童没有机会被筛查出来。PKU患儿肝脏内缺乏一种酶物质(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正常代谢蛋白质中的苯丙氨酸,因此要根据患儿酶缺陷的严重程度,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设计每日饮食结构,通常需要搭配低/无苯丙氨
2013年,一场肉毒杆菌乌龙事件,让新西兰乳业在中国市场遭遇信用危机;现在,来自欧洲的竞争者们正在中国市场跃跃欲试。 5月27日,爱尔兰驻华大使康宝乐在北京推介爱尔兰乳业。每年有1.8万个爱尔兰奶农生产520万吨乳品,虽然爱尔兰只拥有世界1%的乳牛数量,但在其食品局牵头的发展计划下,占据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量的10%。爱尔兰独特的小型家庭农场体系已经延续了3000年,当地自然条件优渥,一年有10月可以室外放牧,每个农场平均有60头奶牛。 27日,爱尔兰农业部授予雀巢旗下惠氏启赋奶粉认证,这款产品生产于爱尔兰西部的利默里克郡。而在昨天(26日),达能旗下多美滋也宣布,产自爱尔兰工厂的新产品在华上市。达能与新西兰恒天然的合作关系,因肉毒杆菌乌龙事件而终结,暂时转向欧洲奶源。 愿意大力扶持农业生产的爱尔兰政府,对中国市场兴趣十足。而且,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正经历着竞争格局变
距离首批境外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注册认证名单的公布至今已将近一个月,此前一直传言即将公布的注册奶粉品牌名单迟迟不见踪影。但在此期间,各奶粉品牌早已动作不断:有的品牌加紧推出新产品,有的品牌则借机“洗白”。 此前,市场曾传言新政会导致市场上的奶粉品牌数量大幅减少,鱼目混珠的时代有望结束。但有业内人士质疑,所谓的境外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注册认证,只限制了企业却未限制品牌,品牌数量没有减少之余,一些贴牌洋奶粉反而还趁机“洗白”。 洋奶粉抓紧加码中国 羊城晚报记者发现,“认证制”执行的首月,洋奶粉品牌纷纷加速推出新产品。中国市场又增加了2款原装进口的洋奶粉。 全球乳业领导者法国兰特黎斯集团(LACTALiS)旗下位于法国卡翁(Craon)地区的CELIA-LAITERIE DE CRAON工厂通
26日,圣元国际在北京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联手国内奶粉品牌迪唯恩。圣元国际将迪唯恩纳入圣元重要品牌体系,将于2014下半年推出全新的优质产品。 2014年是中国婴幼儿乳品史上最严整顿实施年,圣元国际一贯坚守国产品牌阵地,拥有行业内领先的产品研发能力和生产实力,此次整合行业优质资源,旨在为中国的妈妈和宝宝推出更好的产品。完成与广州迪唯恩联手后,将迪唯恩纳入圣元重要品牌体系,于2014下半年推出全新的优质产品。新产品的奶源、研发、生产、品控等环节均将由圣元国际兼管负责,市场营销则由“海南国健高科技乳业有限公司”负责。 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圣元国际董事长张亮先生、迪唯恩品牌创始人伍苏国先生、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刘美菊女士均在大会上发言,并表示对此次联手前景充满信心。中国乳制品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政府重视、监管得力、企业规范化的并购重组,确保中国乳制品的安全风
美素佳儿奶粉事件:360度自家牧场全景体验,见证优质全过程。近期的美素佳儿奶粉事件对于不少关注美素佳儿奶粉的妈妈们来说好消息不断。特别是美素佳儿首家推出的“360全景牧场”让中国妈妈们不出国门就感受到了来自荷兰的异国风情,并且亲眼见证了自家宝贝饮用奶粉的诞生过程。美素佳儿奶粉事件:5月10日-11日美素佳儿将“荷兰自家牧场”搬到了上海正大广场,美素佳儿给中国妈妈们带来了全新的“360全景牧场”,让妈妈们真实了解“好奶粉,从何而来”。同时美素佳儿也成为了行业内首家向消费者全透明展示从牧场到罐装的高品质生产过程的品牌。让消费者实现不出国门而亲身体验、亲眼见证。 美素佳儿奶粉事件:全景体验,见证优质全程 牧场里专设的360度全景牧场,是由科技将千里之外的荷兰牧场搬到了中国,将美素佳
近年来,奶粉安全事故频发。为了更好地保障奶粉特别是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安全,去年6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商务部、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其中“实行婴幼儿配方乳粉专柜专区销售,试行药店专柜销售”的政策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从去年9月底开始,北京首批20家试点药店售卖婴幼儿奶粉。目前,成都、西安等多地也已经“试水”。 长沙虽然没有成为试点城市,但有药店早已低调试水奶粉销售。记者连日来走访却发现,长沙“奶粉进药店”步伐缓慢,仅有极少数药店销售婴幼儿奶粉,且销售遇冷。 调查 有药店一个月销量不到10罐 近日,记者沿着开福寺路、华夏路、伍家岭路、芙蓉中路、湘春路及东风路走访了32家药店,除老百姓、养天和、益丰等少数药店有婴幼儿奶粉卖外
5月23日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首次在网站公布了获得“新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的境内生产企业名单及证书编号。公告中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生产许可有关规定,经现场核查、行政许可前抽查、发证检验,江西美庐乳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生产许可证换证申请符合换证条件,经有关部门研究,予以批准通过。江西美庐乳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史上最严新政实施后江西地区“合格换证”的乳品企业。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规定,在2014年5月31日前,国内128家婴幼儿乳粉企业必须重新申请并取得乳粉生产许可证。由于新细则大幅提高了乳粉企业的准入门槛,有业内专家表示,预计2014年将有三分之一的乳企面临淘汰。随着截止日期的临近,尚未“合格换证”的企业势必面临被洗牌出局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以“一签多行”为主的水货客疯狂走私奶粉尿片,引发香港奶粉荒,被内地严打。消息称,有守法付税进口外国奶粉、尿片的商人,不满水货侵占市场导致自己难以经营,向海关总署举报水客猖獗情况,终掀起新一轮严打,近日大批水客纷纷被扣货或罚款。 报道称,空前严厉的严打水客行动源于老实守法的内地商人举报。消息称,付税从外国引进奶粉和尿片的内地进口商,不满内地市场未完税货品,导致自己生意难以经营,有关商人早前向海关总署和其辖下广东分署举报,指出水客大肆走私,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更令国家失去巨额税收,海关总署接报后不久下令深圳进行严打,当中走私奶粉、尿片猖獗的罗湖口岸,被列为严打重点目标。 深圳罗湖海关人员不敢怠慢,上周一起开展近期最严厉行动,关员不断在口岸内截停过关人士,要求将行李放于X光机上检查,并频密搜查手袋甚至裤袋内物品,大批水客纷纷被扣证,货物须
从本月开始,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洋奶粉新规执行:未经注册的境外企业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允许进口销售。这将从源头上确保进口洋奶粉的质量安全。那么新规已施行多日,芜湖市场上的进口奶粉销售情况如何?5月19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4月30日晚,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认监委)公布了第一批名单。名单显示,一共有1122家国外乳品生产商获得了通行证,其中41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一周后,认监委再次更新了名单,比利时、瑞士和美国3个国家的总共8家婴幼儿配方乳品登上第二批名单。这也意味着,今后凡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进口婴幼儿奶粉,必须依据相关规定到检验检疫等部门进行注册,被鉴定为合格的品牌,才可将其生产的奶粉出口到中国进行销售。 记者走访发现,洋奶粉品牌仍然占据奶粉柜台的“半壁江山”,超市中在售的洋奶粉,大多是已经通过注册的品牌,
自去年十月以来,“奶粉进药店”项目公共测试已经开展半年有余,但市场普遍反映“遇冷”,而在台湾,奶粉销售的最主要渠道便是药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迥异?近期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品牌管理中心邀请乳业专家、连锁药店负责人和媒体代表,对台湾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销售渠道进行为期五天的考察,对奶粉在台湾药店渠道的发展历程、销售表现和操作细节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台湾,奶粉销售的最主要渠道便是药房。据统计,有超过7成的消费者(72.7%)在连锁或非连锁药房购买奶粉,15.1%选择母婴店。相对于近两年在大陆地区迅速发展的电商,在台湾仅有1.7%的人通过网络订购,另有3.8%人愿意通过电话订购。 台湾今日的格局是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通过十余年的培育、成长“后天”形成的。十几年前,台湾的奶粉销售通路分配还是1/3在超市大卖场,
《南方日报·中山观察》于5月21日报道了中山西区一对夫妇借着“单独二孩”政策生下“三胞胎”,为给其挤出奶粉钱,父母改吃稀饭馒头,不再动荤这一新闻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深圳的读者梁先生22日致电本报热线报料平台,称其在淘宝网上代购海外进口奶粉,可以向中山这一三胞胎无偿供给半年的奶粉。 采访中笔者获悉,梁先生今年40岁,是家里的独生子。曾在英国读书工作生活十多年,前年回国在深圳开了一家物流公司,并且和老婆在淘宝网上代购海外进口奶粉。“我父母还在英国,另外那边还有好多朋友,通过他们帮我代购英国产的德国品牌爱他美奶粉,这样进口到我国,我挂在淘宝网上售卖。” 梁先生还表示,他也符合广东“单独二孩”政策的规定,在和老婆生育了一个小孩后,今年5月7日又生下第二胎,比中山的
到本月31日,全国1/3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将被淘汰、终端零售店不准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五不准”奶粉。昨天,湖北200多家婴幼儿奶粉终端商企业代表签字承诺自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突出了生产企业自建奶源和湿法生产工艺。生产企业须按新标准在今年5月31日之前完成换证审查和再审核工作,逾期未审查者须停产整改。 中国婴幼儿奶粉安全经营行动领导小组预计,按新标准衡量,全国128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中的1/3要遭到淘汰;而在终端零售店,一些不合标准的假、次、伪、劣婴幼儿配方奶粉会在一段时间内滞后性存在,需要商家自律。 国家明令禁止的“五不准”奶粉为:不准委托加工,不准贴牌生产,不准分装生产,不准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准使用牛羊乳以外的原料。全国各地终
宝宝吃的奶粉真的是越贵越好吗?其实,洋奶粉中有贴牌卖高价的;国内生产的外资品牌奶粉,配方和生产工艺与国外是不同的。昨天,由农业部支持的中国婴幼儿奶粉安全经营自律行动在武汉启动,发布了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现状的报告,助妈妈们保卫好宝宝舌尖上的安全。 报告指出,在生产领域,整个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产业模式,企业没有自有自控的优质奶源,研发能力弱,搞贴牌生产,不能全部按照国际先进的低温湿法工艺生产全部婴幼儿配方奶粉。在消费流通领域,消费者尚不完全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好奶粉,一项专题调查显示,73%的年轻妈妈认为价格贵的是好奶粉,67%的一味相信洋品牌,58%的看赠品多不多。于是,一些不良厂家、商家利用消费者的知识欠缺,在终端店推销假、次、伪、劣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中国婴幼儿奶粉安全经营工作委员会、中国营养协会终身理事长吴松航说,他在调研时遇到一个商家,没有奶源,没有工厂
从今年5月1日开始,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洋奶粉新规执行: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允许进口销售。无疑这将从源头上确保进口洋奶粉的质量安全。如今,半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奶粉市场上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奶粉会不会涨价呢? 消费者 还有这个规定呀? 记者查询到,首批通过注册的进口乳品生产企业名单已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网站公布,40余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拿到了进入中国的“入场券”,它们分别来自澳大利亚、波兰、丹麦、德国、法国、荷兰、西班牙、新西兰等国家。在获得认证的40余家奶粉生产商认证名单中,不少知名奶粉生产商及其洋奶粉品牌在列,包括达能、合生元、恒天然、雅培、雀巢、惠氏、美赞臣等。 不过对于这样的新规,消费者显然有些陌生。昨天,记者在新光天地下面的超市随机采访了正在采购奶粉的市民。有市民指着货架上的奶
奶粉到底应该怎么管?怎样才能让宝宝喝上放心奶?近日,《深圳市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已报市政府同意正式出台,新方案有何特点?深晚记者为您解读。 奶企须自建自控奶源 对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参照药品管理是生产企业的第一道门坎。相关部门还会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开展再审核再清理工作。对经停产整顿仍不能达标的企业,坚决予以淘汰。 市场监管部门需明确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建立内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设立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质量安全管理人员,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同时,对奶源的管理也更为严格,产业主管部门要敦促奶畜养殖者和奶站全面落实乳品质量安全制度,严格饲料、兽药的科学使用和管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必须自建自控奶源,对原料乳粉、乳清粉、乳清蛋白粉等实施批批检验,确保原料乳(粉)质量合格。 严格境外奶企注册管理
最严奶粉新规的换证审核本月底收官 去年12月25日正式发布的新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设定了更加严格的审查项目和许可条件。这些要求是很多企业需要重点整改的内容,同时也成为很多企业获得新证的绊脚石,有些企业直接放弃了对新证的申请。 据悉,国内注册在列的共有127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目前已经有约45家乳企获得新的生产许可证。5月31日止,如果无法取得新的生产许可证,将无法继续生产销售婴幼儿奶粉。 不过,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主流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包括蒙牛、伊利、雅士利、晨冠、飞鹤、贝因美(002570,股吧)等均已通过重新审查和再审查。“未通过审查的,估计是一些三四线品牌,产量、品牌影响力、生产规模难以达标的,若要达标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这些企业又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和资金来支撑。”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这场大整顿中,部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