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了一件骇人之事:某女士在县城某妇婴用品店购买了三罐纽贝斯特羊奶粉,其中两罐在开封食用后发现有虫。工商介入后表示爱莫能助,因为“未有证据证明该虫子是奶粉罐尚未开封时进入奶粉中还是开封后进入的”,怪只能怪这位女士在开封奶粉时没有用DV全程记录。所以,这个事件,还真不能简单的说是奶粉生产厂家的错还是这位女士故意放虫索赔,因为“没有证据”。
通过网上搜索可以发现,雅培去年12月就被曝出奶粉里有死虫。惠氏、多美滋、美素等品牌也曾被曝出奶粉里有虫子。去年上半年,韩国每日乳业部分产品被检测出含有福尔马林,此前,美赞臣、雀巢等品牌奶粉曾曝出金属污染、碘超标等。
"有虫奶粉"频现,暴露出我国对进口食品的监管仍有盲区。令人更加遗憾的是,尽管"问题奶粉"事件多次发生,却始终未能促进国内消费维权环境的有效提升。对于消费者在奶粉中吃出虫子,这些洋品牌要么"强硬"地声称产品没问题;要么"打太极"说产品是否有问题需要被送到国外检测,检测确有问题才能赔偿;要么要求消费者拿出"铁"的证据,证明奶粉里有虫子不是消费者保存不当造成的,甚至证明虫子的国籍是奶粉原产国的;要么"态度傲慢"地致电消费者,开出"可怜"的索赔价码。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维权获胜,目前每案得到的赔偿金平均为700多元;而在美国,这个数字是35万美元。因为赔偿额高,在美国,有大量的律师愿意风险代理,客户不需要任何费用,当然愿意尝试维权。而在中国,一般是按消费者的实际损失赔,这对消费者进行弥补都不够,律师自然也没有介入的空间。
谁来证明奶粉里虫子的来源?显然,举证责任不该由消费者承担;谁来证明奶粉究竟有没有问题?显然,不管企业怎么声明,自说自话算不了数;合理的赔偿数目是多少?显然,即使消费者不懂法,企业也不能简单地以退货或换货了事。就目前来说,消费者的维权道路还很漫长。在相关监管制度尚未健全时,有位网友出了个招,虽然麻烦点,但是很保险。下次你再去买奶粉,带上个空奶粉罐,让商家当着你的面开封,然后把奶粉全部腾到空奶粉罐中,你就管在旁边拿手机拍摄好了。发现虫子,恭喜你获得大奖,奖品是十罐奶粉,但是别高兴得太早,这十罐奶粉中也许还会有虫子,请继续由商家逐个开封倒入上一个空奶粉罐。这样,如果没有发现虫子,你也没有损失,因为你终于得到了一罐安全的奶粉;如果发现了虫子,恭喜你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不用买奶粉了。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