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奶粉或者喝牛奶会不会导致性早熟? 专家解答: 针对牛奶中的激素是否与性早熟有关系,2010年8月15日,卫生部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圣元奶粉检测结果,未检出己烯雌酚和醋酸甲孕酮等禁用的外源性性激素,内源性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检出值符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含量范围,这和我们的研究成果是一致的。根据目前的研究证据,食用牛奶和奶粉与性早熟没有因果关系。 孩子吃奶粉或者喝牛奶会不会导致性早熟 牛奶中的激素检测,有国际统一标准吗? 专家解答: 一般来说,牛奶中的激素含量很低,奶中干扰测定的物质较多,常规的检测方法很难检测出来,我国目前尚没有对牛奶中激素残留要求的相关规定(国际上也没有)。 2008年实施的国标技术规范GB/T21981-2008动物源性食品中激素残留检测方法就采用是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HPLC-MS/MS),目前欧盟的技术规范里也收载了
多家商场超市的乳制品专柜,以及婴幼儿专卖店,发现牛初乳几乎是奶粉中最高端的产品。迈高、惠氏、亨氏等品牌均有“牛初乳奶粉”在售,一桶400克的牛初乳奶粉售价为283元。“价格是高了些,但牛初乳能增强孩子抵抗力,营养丰富,一直卖得很好。”销售人员称。 对于牛初乳奶粉,有的品牌表示一出生的婴儿就可以食用。记者在售价为280元一罐的“百立乐”牌牛初乳奶粉的外包装上看到,厂家在使用说明上明确标注了0~6个月、6~12个月的婴儿以及其他各年龄段的孩子、成人食用牛初乳产品的不同用量。推销时,销售人员均宣称其“免疫球蛋白含量高”“增加抵抗力”“孩子吃了身体好、不感冒”“富含营养”。“我的孩子经常感冒,专门买牛初乳给他吃
“奶粉激素”≠导致性早熟 如何来鉴定什么是儿童性早熟?有哪些具体的体征、特征? 专家解答 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根据发病机制,性早熟可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 中枢性性早熟主要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异常,下丘脑视前内侧核、弓状核提前产生过多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导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提前发动,从而引起功能亢进。外周性性早熟是指不受控于HPGA导致的性早熟,仅有部分性特征提前发育,而无性功能成熟。因此,中枢性性早熟又称为真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又称为假性性早熟。 性早熟是一个复杂的医学和社会问题,是一种个体发育上的变异,病因复杂,大部分是原发性的,即原因不明。 一部分和社会环境以及接触环境、食品中的内分泌干扰物质等有关。至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内分泌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认为,在奶粉生产环节添加激素的可能性不大,激素可能来源于养殖环节,而进口奶粉也不能保证没有激素污染。 王丁棉告诉记者,在奶牛养殖模式上,国际上有两种形态:美国采取圈养模式,根据美国相关法规,允许在养殖过程中、在一定情况下使用激素;欧盟则采用放养模式,不允许使用激素。我国在奶牛的养殖模式上也采用美式,会使用到激素。“激素的残留时间很长,超过抗生素的残留时间。”王丁棉说,这些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激素,可能残留在牛奶、奶粉中,即使是进口的原料也有可能残留激素。 “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人反映吃奶粉导致性早熟。”王丁棉说,当时有五六岁的小孩子出现性早熟,家长怀疑可能是吃奶粉导致,但此事最终不了了之。王丁棉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对牛奶、奶粉进行检测,避免激素污染。 本市一位兽医卫生方面的专家则表示,牛奶当中本身就含
牛奶中的激素检测,有国际统一标准吗? 专家解答:一般来说,牛奶中的激素含量很低,奶中干扰测定的物质较多,常规的检测方法很难检测出来,我国目前尚没有对牛奶中激素残留要求的相关规定(国际上也没有)。2008年实施的国标技术规范GB/T21981-2008动物源性食品中激素残留检测方法就采用是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HPLC-MS/MS),目前欧盟的技术规范里也收载了该方法,这一点可以说我国动物性食品激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完全与国际标准类似,一点也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该方法可以检测动物源性食品的50种激素残留,分别有雄激素如去甲雄烯二酮、睾酮,雌激素如雌二醇、雌三醇、雌酮;孕激素如17α-羟基孕酮、孕酮;糖皮质激素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等;包括外源性雌激素如己烯雌酚和醋酸甲孕酮等。 牛奶中的内源性激素和外源性激素各有什么不同? 专家解答:牛奶里天然存在数种内源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