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网站近日发布《关于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自明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其中760多种进口商品将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平均优惠幅度达60%,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婴儿奶粉的进口税率由15%降至5%,下降66 .7%,然而,在业内看来,进口税率的降低对市面上销售的奶粉价格的影响极其有限,既有的销售方式还有消费者消费模式不变的话,进口奶粉未来或仍高高在上。
该方案明确,2014年将对“供婴幼儿食用的零售包装配方奶粉”、“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无乳糖配方特殊婴幼儿奶粉”执行5%的进口商品暂定税率,而这两类食品此前的最惠国税率分别是15%和20%。
关税连年降,奶粉连年涨
实际上,今年初我国进出口关税亦进行了部分调整,对包括护肤品、婴幼儿奶粉等在内的730多种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平均下调4.4%。而根据中国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今年起新西兰进口奶粉实行零关税。事实上,进口关税的下调,在我国早已不是第一次。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对南都记者表示,“部分婴幼儿奶粉进口暂定税率明年下调,这一措施其实是按照计划来。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正常要求,进口关税每年都会进行一定的下调。而以往的下调,对高价洋奶粉的影响,均是微乎其微。”
早在2008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就决定将调低包括婴幼儿食品以及乳清粉6类共26个税目商品进口税率。到了2011年,我国就曾公布消息称,从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对730多种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另外,从2013年起,我国已对780多种进口商品的税率进行过调整,特殊配方进口婴幼儿奶粉关税此前已从20%降至5%。但是消费者面对的却是不断涨价的奶粉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08-2012年这5年间,市面上主要奶粉的价格年均涨价的幅度都在10%以上,另有不愿具名的华南区某奶粉经销商对南都记者透露,有些进口品牌的奶粉,还通过推新品的方式变相涨价,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年底“雀巢超级能恩婴儿配方奶粉”二段,从原来的900克“瘦身”至800克,但售价依旧保持不变,雀巢官方居然做出这样的回复:“瘦身是为了在其中放个勺子,以方便消费者”。
进口奶粉有定价权
对于中国奶粉的价格连年涨价,被称为全球最贵。有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产业链被进口奶粉“高度控制”。在进口的奶粉中,新西兰是我国进口奶粉的最大来源国,占所有进口奶粉的95%。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洋奶粉掌握了市场定价权,也是价格难以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由于消费者对国产奶粉‘集体失信’,洋奶粉就进入了集中涨价期,3年内共有4次集中调价,美赞臣、雅培、多美滋、雀巢、惠氏、明治、美素等洋奶粉均参与其中,每次提价幅度均在10%左右。面对‘洋奶粉’的大面积疯狂涨价,消费者并没有多少替代品可选择。”
有市场调研机构的分析人士对南都记者透露,十多年前国内奶粉市场上,洋奶粉的份额仅有三成多,目前这种局面已发生“大逆转”,进口奶粉的份额这几年一直都在50%以上。市场调研公司A C尼尔森的统计显示,去年中国市场奶粉的销售额约385亿元,其中美赞臣、多美滋、惠氏和雅培这四大“洋品牌”就占了42.7%。在高端市场,进口奶粉甚至已占到超过70%的份额。王丁棉表示,洋奶粉在中国市场的每次涨价计划,彼此间有默契的配合。根据业内掌握的情况,从2005年到现在,洋品牌平均每年提价幅度在15%左右,其高额利润丝毫不见下降的趋势。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终于出手,对国内若干销售排名前列的奶粉品牌的定价行为发起反垄断调查,美赞臣、多美滋、雅培等六个进口奶粉企业均被处以罚款,金额从几百万到上亿不等。
销售层级过多也是价格推手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垄断仅是奶粉高价的部分原因,而洋奶粉在国内市场的高价根源来自于母乳喂养率过低、中国消费者对洋奶粉的过度追捧以及销售层级过多。如果这些问题无法得到解决,那么因反垄断调查而引起的降价也许仅能维持不久。
某国外奶粉中国区代理商对南都记者透露,进口奶粉的最终价格大概是由生产成本、进口税、销售环节等几个部分组成。这样的流程下来,进口奶粉身价翻两三番是常见的,与关税相比,营销流通环节成本占了大头,如此算来,减税与否,与进口奶粉的终端售价并没有多大关系。据了解,在欧洲,奶粉出厂价加上15%-25%的成本就能到门店,但是在国内,奶粉总代理要拿去10%的利润,经销商要拿去20%-30%的利润,卖场也要拿去20%的利润或更多。
“对反垄断调查都可以搪塞了事的部分进口乳企,在面对进口关税的下调,完全可以选择视而不见。”王丁棉认为,“洋奶粉与国产奶粉营养成分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在包装、宣传广告和售后服务上略占上风,国内乳企应做好产品控制,提高售后服务责任,以此赢得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兴趣和信心。只有提高了国产奶粉的市场占有率和话语权,洋奶粉的连连涨价趋势才可能得到改变。”
南都记者 侯睿之
[相关报道]
食药监推“谁销售、谁负责”原则
药店售婴幼儿奶粉是红灯?是绿灯?
零售药店一直在盼的奶粉进药店进一步支持政策日前终于出台。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下称“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印发“关于开展在药店试点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就开展在药店试点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工作的有关事项首度做出要求。
由于《通知》在规定药店试点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须许可程序外,还要求药店须按照“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对消费者进行赔偿。有分析就指,如此高的要求,或令药店对奶粉业务的信心受到影响。不过,也有药店业人士指,国家出台上述严厉举措,是对药店渠道寄予了更大的期许,在一定程度上将为药店售婴幼儿奶粉营造更佳的发展环境。
药店售奶粉门槛提高责任加大
根据通知,试点实行自愿申请原则,但想要成功获准展开奶粉业务,还须同时满足“无因经营假冒伪劣药品等商品被有关监管部门予以处罚的记录;具备专区专柜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经营环境、条件和设施;具有提供食品安全消费专业指导的人员和能力”等三项要求。
此外,由于《通知》还要求药店执行国家药监总局12月18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而该通知同时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者应当严格落实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先行赔偿和追偿制度,按照“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对消费者进行赔偿。有广东的多个零售药店就指,上述新政的出台,意味着药店售奶粉的门槛在提高,责任在加重。
“这块业务刚启动不久,还在尝试,奶粉销售目前占我们总销售的比重还是个位数。”在广东一家连锁药店的负责人看来,新政或将令尚未发展起来的药店渠道面临考验。
据了解,以《通知》规定的奶粉专柜销售政策为例,目前业内依旧有不少零售药店无法百分百做到。南都记者近日随机走访广州五羊新城几家药店,也发现,其中销售奶粉的两家均未设置专柜。大参林将奶粉全部放在了休闲食品区下方的柜子里,售货员解释说这样做是因为奶粉经常失窃,近两个月就有3罐进口奶粉被盗,因此才从货架上撤了下来。另一家大药房也没有为奶粉设置独立的专柜,而是放在了保健食品区的顶层货架上,食品区域也散落 地 放 着一些盒装奶粉。
管控新政意在为奶粉进药店铺路?
“从三鹿的三聚氰胺,再到近期部分进口婴幼儿奶粉也传出问题来看,国家食药监总局出台这一政策,意在加大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管控。从目前各地食药监的动作来看,这块空间对药店业短期而言,依然不是很大。但如果下一步的推广力度,包括政策支持力度很大,且足以让消费者形成‘药店出售的奶粉更有保障’的理念,则存在快速增长的可能。”这是国药控股高级研究员干荣富的看法。国药控股旗下,拥有在国内覆盖率极广的国大药房。
深圳友和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詹文禄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依旧看好药店在婴幼儿奶粉销售方面的潜力。詹文禄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包括合生元、多美滋、雅培、雀巢等多个品牌均已进驻友和的连锁药店。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