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奶粉> 奶粉行情> 曹华飞:“奶粉进药店”治标不治本

曹华飞:“奶粉进药店”治标不治本

2013年08月21日 11:43 阅读次数:124
国内外的多个品牌奶粉有望在今年进入药店销售。然而,近年来,中草药农药残留超标、假药、毒胶囊风波不断出现。药店把关能力、是否能够承担对奶粉的检测等,需要存疑。笔者表示,“奶粉进药店”治标不治本。

  据8月17日媒体报道,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品牌管理中心召开的“奶粉进药店座谈会”上传出消息,国内外的多个品牌奶粉有望在今年进入药店销售,北京、江苏等地20家药店率先设立试点,并将在2013年10月到2015年的两年半时间内,在全国500个城市完成两万家药店的奶粉专柜投放。

  此项举措直指近年来频出的部分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婴幼儿奶粉安全事件,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借鉴了国外经验,选取管理最严、质量与安全最有保障的药店,作为奶粉销售渠道,在营销上采用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模式,并在技术上实行了“ATM机”式自动售货终端,其所具备的自动识别功能也将使得那些假奶粉无法进入销售。

  以销售渠道的重大变革来促进对奶粉质量安全监管的升级,真的会产生如与会者所期望的那样明显的成效吗?

  从一般意义上说,相比于超市、零售店,药品流通渠道的质量检测系统确实更加严苛,药店这一销售终端,其由专业性所支撑的信誉度和形象,对恢复广大消费者的信心,想必会有一定的作用。但药店渠道也不是“密不透风”,近年来,中草药农药残留超标、假药、毒胶囊风波不断出现。随着医药行业市场化的推进,药店数量、铺设密度以及营业范围都处于动态变量的波动当中,药店把关能力明显良莠不齐,是否能够承担对奶粉的检测,需要存疑。而“ATM机”式的识别技术,对那些证照齐全但仍存在质量问题的“名牌”毒奶粉,同样无计可施。

  奶粉的事情推给药店来管,恐怕不是一劳永逸之策。作为特殊的食品药品,奶粉质量安全问题凸显的是整个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存在的漏洞。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必须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这意味着对影响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全部环节都不能放松监管力度,源头关、过程链和消费终端都应该予以重视;而在消费终端的不安全有着复杂原因的情况下,应该着重提高对源头的监管效率。目前,奶粉行业存在的最严重问题在源头关,生产环节的监管不严、标准不一、质量不保之症,而只在流通、销售环节下功夫,是治标不治本。

  奶粉质量安全监管方法固然需要“创新”,但贯彻好现有方法才是关键。卫计委提出,奶粉相关标准必须跟国际接轨;农业部提出,每年投入3亿元让奶牛在源头吃好草、产好奶;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要推动奶粉企业的兼并重组等。这些举措如果都能落到实处,不必借力药店,国产奶粉的品质也将大有提高。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