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奶粉> 奶粉行情> 婴幼儿奶粉行业市场概况 婴幼儿奶粉的未来市场格局

婴幼儿奶粉行业市场概况 婴幼儿奶粉的未来市场格局

2012年08月15日 17:36 阅读次数:460
近日备受争议中的“全球最差乳业标准”,也可能是国产奶遭到消费者排挤的原因之一。中国奶粉市场一度被媒体炒作得危机四伏,又一度被认为前景大好,江山犹在。本文关于奶粉行业的市场概况如何,婴幼儿奶粉的未来市场格局等等,我们来了解下吧。

 5.奶粉海外代购现象会成为政府有效监管下的常态。

  自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披露以来,越来越多的新生儿父母宁愿舍近求远,放弃国产奶粉甚至进口品牌在中国销售的奶粉,选择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海外原装奶粉。据《201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1年海外代购规模达130亿元,其中奶粉名列第二。现在困扰人们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一旦海外代购奶粉出了问题,厂商并不对海外市场负责,维权亦成难题。

  个人代购可以定义为“代替购物服务”。卖给国内消费者的售价是由奶粉在国外的零售价,加上运输费、代购服务费三部分组成的。一般来说,厂商在一国销售的奶粉并不允许大批量运到其他国家销售,这涉及到区域代理权和指定销售地的问题。合理的做法是,如果要引进国外品牌奶粉到中国销售,要先从国外厂商处获得代理权,有了代理权后才能在国内进行分销。管理和规则的限制下滋生了散客和代购业务。

  通过“散客”带货,是很多海外奶粉进入中国的途径之一。“散客”近的从香港带奶粉入关,远的则从日本、英国、荷兰、美国,澳洲等地,购买奶粉再空运或海运回国内。当需求不断增大的时候,悟到商机的中间商“海外奶粉代购商”应运而生。很多旅居海外的华人、留学生会做海外代购,赚取一定的代购费用。由于香港关税低,很多进口产品价格比内地便宜,有些香港或临近香港的居民,也做起了代购。

  国内的关税新规给代购商们戴了一个“紧箍咒”。去年中国海关抽查趋紧,按照关税新规,个人入关不能携带超过6罐奶粉,两罐以上就要征税。不过这些并没有影响到代购业务,因为成本的增加都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国外超市购奶粉一般100多元,加上运费,即使一罐奶粉多收20元左右关税,总价也大多200元出头,比国内超市同类国外品牌奶粉便宜很多。

  与“散客”运送进口奶粉的方式不同,淘宝上出现了不少销量巨大的卖家,这类代购看起来更像在从事奶粉终端分销业务。事实上,淘宝代购奶粉也分两种:一种确实是从海外直邮的奶粉;另一种则是从上级代理处拿货,销售者也并不清楚确切货源的奶粉。以明治奶粉为例,很多货都是从日本零售终端或者代理商处采购,当囤积到一定数量后,由货运公司集中将奶粉运到香港。到香港后,这批奶粉会交给清关公司处理,如果运气好,清关公司可直接顺利入关;或者请有深圳身份证的"水客",将货物化整为零带到深圳,再运送到国内卖家手上。在这些环节上,奶粉的质量是无法保障的。

  货源的不确定性,甚至对奶粉途中是否被调包的怀疑,成了海外代购妈妈们新的困扰。跟踪海外运单、看条纹码、查二维码、检包装、验批号,打开闻气味、观颜色、看溶解度……其实网上盛传的这些辨别真伪的手段都是存在不确定性的。

  每天都有新的妈妈加入到购买海外奶粉的大军。这个群体的规模,随着国内奶粉的负面新闻一次又一次地曝光,正在不断地扩大。她们愿意花时间去陌生的环境里探险,不在乎价格,并且坚定地想用海外奶粉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安全保障。

  只是在拿到奶粉的那一刻,却忍不住地犹疑:这是正品吗?没有人可以回答。就像一场“俄罗斯转盘”游戏,人们总是期待扣动扳机时,自己赶上的是空弹。

  中国妈妈购买海外奶粉的热情,吸引了大批商人的目光,甚至引起了海外奶粉产地国的警惕,更让骗子打起了坏主意。陷阱一直存在。只要进货渠道不能明确,中国的妈妈们将一直处于一场无休止的纠结当中。后来很多人发现自己似乎陷入了骗局。买海外奶粉的人越来越多,网店的日销售量高得不正常,价格低得超出了她的预计。从荷兰直邮过来的奶粉,加上运费也才两百出头,比国内奶粉还要便宜。这可能吗?

  目前网上有人称,在荷兰有华人在卖假冒的美素牛栏奶粉,价格很低,且以现金交易方式结算,然后通过海关渠道进入中国。据悉,荷兰和德国边境上存在次品市场,4欧元就可买到牛栏。奶源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生产工艺就不好说了。

  几乎每家卖海外奶粉的淘宝店铺都会贴出购物小票或者当地超市的照片。如果顾客指定,一些店家还可以在直邮时附上购物当天的荷兰报纸和购物小票。很快这就被揭穿,个别是真的,大部分是忽悠。

  大家跨国网购之后才发现,国外的东西不但品质过硬,而且价格甚至比还便宜。而国人的热情却招来了国外的骗子,让人很是无奈。去年年底,两家荷兰网站被揭露可能是骗子网站。大批中国年轻父母购买国外奶粉,使得一些荷兰的当地人也想分一杯羹,于是设立了购物网站想要当奶粉的二道贩子,但荷兰是个小国家,增加这么多的用户,厂家的货根本供应不上,所以造成了一些人转而发现这样骗钱更容易。于是很多网友纷纷上当受骗,货款发出去却迟迟没有收到货。他们在国内以及荷兰警方都报了案,也向欧盟以及荷兰当地的消费者保护机构投诉,但均无下文。这些荷兰骗子骗的只有中国人,没有其他国家的人这么远买奶粉的。中国人不可能维权成功,因为找不到负责的机构。

  日本和荷兰针对奶粉被大量中国中间商和游客“一扫而光”的现象,出台了“奶粉限购令”。荷兰新闻报道称,奶粉生产商专门派人到各个超市沟通,要求每人一次最多只能买4罐奶粉。2010年底,荷兰当地商家发现,总会有亚洲面孔的顾客反复来把货架上的奶粉买空。这则来自荷兰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网的报道称,牛栏奶粉生产厂家已经略有提高产量,同时,一些商家开始限购。目前新西兰当地也开始有限购措施。

  国际快递一般需要2周到北京或上海,然后再走EMS邮寄到国内买家的具体地址,情况正常,一般3周之内买家就能收到货。网络代购洋奶粉存在巨大的利益空间。西欧国家多对婴幼儿食品有政府补贴,所以价格便宜,荷兰超市1罐牛栏奶粉仅售10欧元,快递包裹过海关被抽查到的关税和检验检疫费都由买家自行承担,所以最后1罐牛栏奶粉折合人民币的成本约为160元。商家的利润就是收取12%到15%的代购费。

  国内团购网站合购网创始人黄诗樵介绍,除了海外华人、空姐、留学生等特殊人群从事的“蚂蚁搬家式”的海外代购外,还存在另一种模式。一些贸易公司通过国际物流进口国外奶粉到香港,这是免税的,然后通过活跃在深港交界处的一批“水客”带进内地,这些“水客”每天往返多次,常常采用成群结队的“冲关”方式让海关检查人员也没辙。这些奶粉流入内地市场的成本非常低,上网后以网络代购商品形式销售。

  网络代购盛行网上,不少运作模式都“钻空子”,这一市场的巨额利润尚处于灰色地带。,虽然海外代购洋奶粉有很强大的需求基础,但代购奶粉品质无保障,存在“消费风险”。

  网络代购传播中,不少卖家对于货品出问题后的解决途径都语焉不详,大多回应“绝对正品,有外国超市的发票,货源绝对可靠。”如此一来,海外代购奶粉的品质基本只是“精神保证”,没有特别有效的维权措施。不少洋奶粉的代购卖家对于货品的品质都信誓旦旦:“有进货凭证、货源可靠、产地直发……”然而,消费者一旦发现问题,卖家其实也是束手无策的。

  2010年9月,美国奶粉巨头雅培宣布在美国、波多黎各等地召回Similac品牌婴儿配方奶粉。虽然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不在召回范围之内,但通过网络直接从美国代购的雅培奶粉却没法按照程序被召回。有乳业专家表示,国内很多父母都过度迷信洋奶粉,但实际上一些洋奶粉质量并非100%有保障,出问题的也不少。

  国家质检总局去年推出的《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以快件、邮寄或者旅客携带方式进出口的乳品以及饲料用乳品,不适用本办法。”这也预示着网络代购的洋奶粉不在国家乳品质量监督范围之类。不少业内人士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摸底调查这一行业,扫除监管盲区。

  有专家指出,网购的洋奶粉,无论奶粉质量还是售后维权都难以保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或孩子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消费者维权将十分困难。因此,建议消费者从正规渠道如国内大型超市等地购买进口奶粉,如果在网上购物,一定要索取相关凭证。代购早已成为洋奶粉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一种常见手段,而一旦遇到洋奶粉出现质量问题,召回范围又往往不在中国市场,这让不少中国家长焦虑。

  业内人士还提醒,网络代购存在风险。如果代购产品出现问题,由于买卖行为发生在海外,损害在国内,消费者若想直接向海外零售商索赔,在法律适用上可能会产生冲突。另外,由于商品未经过正规渠道进入国内,没有经过出入境检疫部门及海关检验,消费者在投诉时很难提供有效的证据进行维权。因此,建议消费者在选择网络代购时一定要慎重。

  关于代购奶粉的维权实际上根本无法实施,有的处理方法也很荒唐。比如针对国内部分消费者无处维权的质疑,明治中国公司广州市场部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由于中国至今没有开禁日本产奶粉进入国内,而该公司日本总部“召回令”中的内容也仅是换货,因此即使他们在华公司回收后,也无法为国内消费者换到日本版明治奶粉。该人士建议,国内消费者可将奶粉先寄回日本的销售商,再由其代为更换后,再邮回顾客手中。不过,对于这种处理方式,有消费者认为,明治公司不负责任,无视国内消费者权益。由此可见,网络代购的维权仅仅是一种企业的作秀和公关,同时也面临着企业运行制度和规则的制约,要想从根本上找到解决办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总之,在我国婴幼儿奶粉行业的整体相对分散、外资品牌份额逐渐扩大、国产品牌逐步萎缩的格局下,未来的竞争格局将会更加猛烈。在中国宏观政策的调整、老百姓健康消费意识越发理性和产品质量愈发严格的大环境下,未来的趋势注定是靠品质说话,而中国国产品牌的品质也会日趋提升,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注定会沦为二流品牌,高管品牌的竞争早已失去了先机,这是我们最为忧虑的因素之一。

1 2 3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