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你看标签
食品类别 注意区分乳饮料与奶类
“首先要注重看产品类别,标签上必然会标明食品的类别,而类别的名称必须是国家许可的规范名称,能反映出食品的本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介绍,举例来说,如果饮料包装上注明“咖啡乳”,要确定其究竟是饮料还是牛奶产品,可以查看食品标签,如果标签上的“食品类别”项目注明“调味牛奶”或“调味乳”,则说明产品是在牛奶中加了咖啡和糖,而不是用水添加了糖、增稠剂、咖啡和少量牛奶制成的。如果是后者,那么在食品类别上就属于“乳饮料”,而不属于牛奶。
同样,对于一些乳饮料和奶类产品的区分,市民也可留意产品标签。按国家标准,乳饮料不能算作奶类产品,而是饮料,其营养素浓度通常是牛奶的三分之一,营养价值与牛奶不可同日而语。主要的辨别方法有两点。一是细看包装,在产品名称的右下方,通常会隐藏着“饮料”或“饮品”二字。二是可以查看包装盒侧壁上的配料一栏。乳饮料的第一位原料是水,第二位才是牛奶。另外,在营养素含量一栏,其中标示蛋白质浓度大于等于1%的是乳饮料,而按照国家规定,牛奶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必须大于等于2.9%,目前大部分产品都在3%以上。
配料表 原料含量按多少从高到低排序
范志红说,在购买预包装产品时,还要留意查看配料表。“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原料及其比例。按法规要求,含量最大的原料应当排在第一位,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后一位”,以麦片产品为例,产品的配料表上如果标示“米粉,蔗糖,麦芽糊精,燕麦,核桃……”说明其中的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其中的燕麦和核桃都很少。如果产品的配料表标示“燕麦,米粉,蔗糖,麦芽糊精,核桃……”其营养品质应当会好得多。
另外,一些“混搭”类产品也会迷惑不少消费者。范志红建议,产品配料表中内容越复杂,那么越要仔细看看内容如何。一些饮料产品上通常会注明“原果汁含量>10%”或者“牛奶含量>30%”等字样,这表明其中有多大比例来自天然原料,其他部分是用没有营养的配料和水调配而成的。
食品添加剂也是需要格外关注的一项内容。按国家标准,食品中所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剂都必须注明在配料表中。通常我们会看到“食品添加剂:”或“食品添加剂()”的字样,而冒号后面或括号里面的内容,就是食品添加剂。因为添加剂的使用量都非常小,低于1%,所以它们“排名不分先后”。按法规要求,食品添加剂不能简单用“色素”、“甜味剂”等模糊的名称,而必须注明其具体名称。这样,消费者可以从配料表的“食品添加剂”一词后面看到一些自己平日看不懂的名称,比如“柠檬黄”、“胭脂红”等和颜色有关的一定是色素;“阿斯巴甜”、“甜蜜素”等与甜味有关的一定是甜味剂。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