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10天以内的新生儿——Hb<140g/L
出生10天以内的新生儿血常规报告中,Hb(血红蛋白)< 140g/L,就是出现缺铁性贫血了,离最低参考值越远则说明缺铁性贫血越严重。
护理:鼓励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最好延至12个月。虽然母乳中铁的含量比配方奶中要少,但是母乳中铁的吸收率高(50%),是牛乳(10%)的5倍,所以提倡母乳喂养。如果母乳不充足,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吃铁强化配方奶,如果是鲜牛奶须煮沸后再喂。
注意:新生儿缺铁性贫血还是来源于妈妈体内的铁元素,妈妈在孕后期及哺乳期都应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如果发现自己贫血要及时就医治疗,不然会直接影响到宝宝对铁的摄入。
6个月~不满7岁的宝宝——Hb <110g/L
6个月到7岁的宝宝,血常规中血红蛋白总数小于< 110g/L,每100毫升少于11克,就是出现缺铁性贫血,离最低参考值越远则说明缺铁性贫血越严重。宝宝会出现食欲下降,饭量比较少
护理:给宝宝服用铁之缘片,每天吃两片来补充微量元素铁,宝宝很小可以碾碎放到辅食,大点的宝宝可以直接口嚼
饮食:4个月后随着婴儿长大,按月龄添加含铁多的离乳食品,先从桔子汁、菜水、蛋黄开始,以后逐渐添加新鲜菜泥、肝泥、肉泥及铁强化食品(如强化米粉、奶粉、面粉);当孩子能吃正常膳食时可将食谱扩大,增加黑木耳、紫菜、大豆及其制品、芝麻,多吃新鲜尤其是深色蔬菜和水果。
7岁~14岁的儿童——Hb < 120g/L
七岁以上的儿童,血常规中血红蛋白总数小于< 120g/L,就是出现缺铁性贫血,离最低参考值越远则说明缺铁性贫血越严重。
对于七岁以上的宝宝,器官功能都比婴儿成熟,补铁可以直接口服铁剂,或者在食疗以外还须加服亚铁类药物及维生素C片和胃酶片。
市场上的铁剂种类繁多,归纳起来分为两大类:二价铁和三价铁,二价铁更容易吸收,常用的二价铁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缺铁程度及体重计算出补铁的剂量。
宝宝口服铁剂要注意
铁剂安排在两餐之间服用可以减轻宝宝的胃肠道反应;
口服铁剂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或者食用富含维C的蔬菜水果可以促进铁剂的吸收;
口服铁剂期间,宝宝的大便可能会有点发黑,那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分担心,一旦停药大便颜色就会恢复正常。铁剂还容易使宝宝的牙齿染上黑色,每次服完铁剂后,最好让宝宝漱口;
当缺铁或者贫血症状改善后,不要马上停药,仍需继续服用铁剂2个月左右,以保障宝宝体内有充足的铁储备量
宝宝缺铁性贫血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1)红细胞(RBC)等检查:RBC计数及血红蛋白(Hb)均减少,但Hb较RBC减少得更明显;血涂片高倍镜观察,RBC大小不均,形态不规则,中心苍白区扩大,还可见到环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等异形细胞;多属于低色素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飞升(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7皮克(μ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红细胞平均直径为6.2~6.7微米(μm)。
(2)血清铁蛋白(SF)等测定:SF<16微克/升(pg/L),血清铁(SI)<8.95微摩/升(μmol/L),总铁结合力(TBC)>62.5微摩/升,运铁蛋白饱和度<15%。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0.89微摩/升,锌原卟啉(ZnPP)>0.96微摩/升。
(3)骨髓细胞外铁等测定: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0~+),铁粒幼细胞<15%。
(4)血微量元素等测定:血中锌、锰、氟、碘等元素减少,血浆铜和铜蓝蛋白低于正常。
(5)红细胞(RBC)酶测定:RBC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和RBC过氧化氢酶均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