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打疫苗是个全家折腾的体力活,每个月出门接种、工作日还得请假、孩子哭天喊地、有时打完回家还要发烧……
这么多疫苗,每一个都必须打吗?如果只打免费的行不行?
今天丁妈打个包,把大家关心的疫苗问题,都答了吧。
我家孩子体质好,不打疫苗行不行?
听丁妈的话,「不打疫苗」这种歪念头要赶紧打消。
宝宝周围生活着大量细菌和病毒,并且细菌和病毒还不同。细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即使离开了人体也能存活很久,而病毒离开人体后只能存活很短的时间。
以肺炎球菌为例,它们长期存在于人体的鼻腔、咽喉处。身体的免疫功能良好时,尚能抵御肺炎球菌入侵。
但小宝宝的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从妈妈体内获得的抗体又在 3~5 月时降到最低,此时就会处于肺炎球菌感染的高风险期。
如果在进入高风险期前,没接种疫苗,肺炎球菌容易直接入侵宝宝的身体,导致肺炎、脑膜炎、菌血症等较为严重的感染。
而宝宝感染后的治疗也是十分麻烦的,因为肺炎球菌的耐药现象越来越常见,而且能用于儿童的抗生素种类也较少,所以防患于未然显得尤为关键。
同样的,乙肝、肺结核、脊髓灰质炎等疾病都是些厉害角色,爸妈可不能大意,该打的疫苗都得打。
疫苗就好比一把伞,别家孩子都有伞打,即使自家孩子身体挺好,也不能让他去淋雨呀。
免费疫苗都打了,就不用打自费疫苗了吧?
一个疫苗是否自费,并非「亘古不变」的,比如乙肝疫苗,原来是自费疫苗,而自 2005 年起就成为了免费疫苗。
自费疫苗和免费疫苗的划分,不根据疾病重要程度来划分,而是随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对疾病认知深化,而采取的措施。
因此,自费疫苗也并非「多余的疫苗」,它和免费疫苗一样,都能预防重大疾病。
比如前两个月在国内上市的 13 价肺炎疫苗,就是个自费疫苗。但是它能预防一大类严重疾病——肺炎球菌引起的菌血症性肺炎、脑膜炎、菌血症等。不要小看这些疾病,严重时可能造成宝宝耳聋、瘫痪、智力低下等后遗症,不夸张地说,甚至会引起死亡。
全球已经有 100 多个国家或地区把 13 价肺炎疫苗列入了免费接种名单,比如新加坡、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等。当然,我们国家也倡导扩大免疫规划,免费疫苗名单不断扩大是大势所趋。
所以呢,只要负担得起,自费还是打比较好,否则如果不小心「中招」,治病花的钱肯定比打疫苗来得多。
同一类疫苗又分很多种,该选哪个?
即使是预防同一种疾病的疫苗,也常有多种选择。很难说哪个更好,要根据孩子年龄、家庭经济情况等,来决定哪一种更合适。
以肺炎疫苗为例,有 7 价的、13 价的、23 价的,很多家长看着这三个数字估计又懵了,这不同的「价」到底有啥区别?
1. 保护效果不同
与 7 价疫苗相比,13 价肺炎疫苗能预防的血清型更多、保护效果全面,相当于 7 价疫苗的升级版。
2. 接种年龄不同
2 岁以下的婴幼儿,因为免疫功能未发育完全,更容易被肺炎球菌感染,造成严重的后果。7 价、13 价就是针对这个高危时期设计的。
而 23 价由于制造工艺的不同,不能用于 2 岁以下的孩子,主要适用于 2 岁以上患有慢性心脏病、慢性肺病等高危因素的孩子。
注:目前 7 价疫苗已暂停接种,13 价疫苗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批准用于婴幼儿的肺炎球菌疫苗。
为什么疫苗要分次打,不能一次打完?
每种疫苗需要接种的次数是不一样的,比如水痘疫苗通常只需要接种一次,而肺炎 13 价疫苗、百白破需要接种四次。
有的爸妈可能会想了,「为什么就不能一次接种完呢?能省不少事啊」。
这主要是出于免疫效果的考虑。比如有的疫苗,一次接种不能刺激身体产生足够的抗体,也就起不到保护作用,非得多次刺激不可,也就需要间隔着多打几针。
那间隔多久呢?每种疫苗都不同。
还是 13 价肺炎疫苗为例,最早可在 6 周龄时接种,以后间隔 4~8 周接种一针,在 6 月龄前完成基础免疫 3 针程序。在大约第 12~15 月龄时,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这个完整的接种程序,可使疫苗的免疫效果发挥至最佳状态,有效预防肺炎球菌的侵袭。
打了疫苗,就一定不会得这个病了吧?
疫苗的使用可以在极大程度上避免相关疾病的发生,但任何一个疫苗都不能 100% 保证孩子不得病。
比如免费接种的卡介苗,可在极大程度上避免孩子患结核病,只有极个别孩子接种疫苗后会被结核杆菌感染患病,但症状也会大大减轻。
在宝宝最脆弱的这段时间,给予疫苗这把「伞」,是对孩子最有力的保护。